[实用新型]转向直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1349.3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强;王博文;谢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万联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1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运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直拉杆。
背景技术
转向直拉杆设置于汽车转向系统中,作用是将转向摇臂传来的力和运动传给转向梯形臂(或转向节臂)。它所受的力既有拉力、也有压力,因此直拉杆都是采用优质特种钢材制造的,以保证工作可靠。在转向轮偏转或因悬架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车架跳动时,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摇臂及转向节臂的相对运动都是空间运动,为了不发生运动干涉,上述三者间的连接都采用球销。
如图1所示,现有直拉杆体的结构为两端扩大的钢管,目前加工方法有两种:
⑴如图1所示,分别加工两端的套管以及中间的杆体,然后将套管与杆体的两端通过过渡配合压紧,最后将二者焊接牢固。
⑵选择和两端套管直径一致的钢管,将中间部位加热后通过滚压工艺滚细。
上述缺陷的存在,有必要对现有的转向直拉杆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在直拉杆体加工工序繁杂,效率低下提出一种采用一段钢管两端扩管的工艺而成的转向直拉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一种转向直拉杆,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为对称的管状一体结构,包括中间杆体和两端的端管;所述两端的端管与所述中间杆体同轴,且相对于所述中间杆体对称,其中所述两端的端管的内径较大于所述中间杆体的内径。
所述两端的端管端口均设有内螺纹。
所述转向直拉杆还包括装配在所述端管的球头销组件;所述球头销组件包括止推座、弹簧、球销座、球头销、平球座、螺塞、开口销和防尘罩组成;
所述球头销组件装在拉杆本体两端,依次组装后靠螺塞与本体两端螺纹连接,并用开口销锁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拉杆本体由原来的管径不同的几部分焊接而成改为一体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效率,克服了原结构因焊接而导致的强度问题,提高整体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转向直拉杆直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直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直拉杆的拉杆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直拉杆球头销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直拉杆,包括拉杆本体1和互成直角装设在拉杆本体1两端的球头销组件2。
拉杆本体1为对称的管状一体结构,包括中间杆体12和两端的端管11、13;端管11、13与中间杆体12同轴,且相对于中间杆体12对称,其中端管11和端管13的内径较大于中间杆体12的内径;端管11的端口设有内螺纹110,端管13的端口设有内螺纹130。
球头销组件2装在本体的两端,大致呈柱形结构,两者互成近直角装设于拉杆本体1端管内,包括止推座21、球头销22、螺塞23;
止推座21与螺塞23同轴,球头销22的中心线与止推座21、螺塞23的中心线垂直;组件设有球销座211、止推座212、弹簧213、平球座214、及黄油嘴215;螺塞23分别与端管11、13端口所设内螺纹110、130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拉杆本体1的两端还可以连接其他的球头销、活动球头等相关零部件,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提到。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拉杆本体由原来的管径不同的几部分焊接而成改为一体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效率,克服了原结构因焊接而导致的强度问题,提高整体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万联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万联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1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