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格栅式预应力管桩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1213.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赵翔;康景文;陈云;王成;符征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栅 预应力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格栅式预应力管桩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软基及深基坑作业时均广泛采用灌注混凝土管桩排桩作为支护结构,即混凝土管桩采用并列设置的方式,以在作业区形成一个以混凝土管桩进行保护的区域,以防止作业区周边的泥土坍塌。在深基坑时则采用与预应力锚杆搭配的结构进行基坑支护,在锚杆的外端设有螺纹,将锚杆插入土体中,并在锚杆的外端套上槽钢,用螺母将槽钢进行固定,以将基本坑壁面进行固定。然而随着软基变形强度增加或基坑深度的增加,则必须要增加混凝土管桩的直径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混凝土直径增加后就会相应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同时也会增加工程量,这样就势必会增加工程费用,同时锚杆在遇到后方有坚硬的硬物时则将增加施工难度,甚至影响到锚杆的实际效果,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支护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格栅式预应力管桩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而且可以提升支护效果,同时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节约工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含有混凝土管桩,在混凝土管桩的上部连接有井字形混凝土格栅,在井字形混凝土格栅的交叉处设有可供混凝土管桩穿过的固定孔,其中在混凝土管桩和井字形混凝土格栅内均设有钢筋骨架,并且井字形混凝土格栅为整体一次成型构造。利用单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上部的井字形混凝土格栅组合形成支护结构的框架体系,充分发挥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效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而且可以提升支护效果,同时降低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节约工程建造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平面图。
图中代码说明:1混凝土管桩;2井字形混凝土格栅;3固定孔;4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将混凝土管桩(1)分别设置在施工区域的预设桩位处,然后依次将混凝土管桩分别从其所对应的井字形混凝土格栅(2)中的固定孔(3)中穿出,井字形混凝土格栅由连接梁(4)进行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当其中任意一根混凝土管桩受到侧向压力后,其作用力均会通过井字形混凝土格栅传递至整个支护体系中,从而分解了单节预应力管桩所承受的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效应。在实际运用中,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拉能力,在混凝土管桩和井字形混凝土格栅中均设有钢筋骨架,并且井字形混凝土格栅为整体一次成型构造,同时随着其所支护的基坑深度的增加,在混凝土管桩和井字形混凝土格栅中用的钢筋量也越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1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加筋土桩墙支挡结构
- 下一篇:注浆囊式扩大端头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