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传动机构的电动百叶幕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9074.X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王少华;李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92 | 分类号: | E04B2/92;E06B9/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传动 机构 电动 百叶 幕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将传动机构隐藏的电动百叶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师设计理念“人性之于建筑”的提升,建筑物越来越向高层、高档、多功能方向发展,为了使建筑物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建筑物的外表面一般都设置有幕墙。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其主要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幕墙是集建筑技术、功能和艺术与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电动百叶幕墙作为一种高级建筑外墙,在通风采光和里面效果上有无与伦比的特点,倍受建筑师和开发商的喜爱,但是传统的电动百叶,传动机构多设置在立柱的外侧,直接暴露于室外和视线范围内,这样会破坏百叶幕墙的轻巧和通透感,而且传动机构也容易凝滞老化,使百叶转动不够顺畅,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传动机构隐藏起来的电动百叶窗幕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传动机构的电动百叶幕墙系统,包括幕墙立柱,驱动电机、百叶固定件和玻璃百叶,所述玻璃百叶固定在所述百叶固定件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百叶固定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玻璃百叶翻转,所述幕墙立柱为一中空立柱,所述传动机构隐藏在所述幕墙立柱的中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源控制线位于所述幕墙立柱的中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幕墙立柱上设有一扣盖,所述扣盖用于遮住所述幕墙立柱的中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动百叶幕墙系统将传动机构隐藏在幕墙立柱的中空腔内,这样可使幕墙系统看起来更加的轻巧具有美感,而且更具有通透感,同时传动机构隐藏在幕墙立柱的中空腔内可防止传动机构凝滞老化,保证玻璃百叶转动起来顺畅,同时可有效延长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处的横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处的横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关闭时竖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启时竖剖示意图。
1.驱动电机 2.传动机构 3.电源控制线 4.幕墙立柱 5.百叶固定件 6.玻璃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至4所示,该隐藏传动机构的电动百叶幕墙系统幕墙立柱4、驱动电机1,幕墙立柱4为中空立柱,幕墙立柱4上设有一扣盖,扣盖用于遮住幕墙立柱4的中空腔。幕墙立柱4的中空腔内设有传动机构2,驱动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2与百叶固定件5连接,百叶固定件5上安装有玻璃百叶6,驱动电机1的电源控制线3也位于幕墙立柱4的中空腔内。驱动电机1可通过传动机构2带动玻璃百叶6翻转(在图3、图4两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传动机构2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该电动百叶幕墙系统将传动机构隐藏在幕墙立柱的中空腔内,这样可使幕墙系统看起来更加的轻巧具有美感,而且更具有通透感,同时传动机构隐藏在幕墙立柱的中空腔内可防止传动机构凝滞老化,保证玻璃百叶转动起来顺畅,同时可有效延长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隐藏传动机构的电动百叶幕墙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9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