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8847.2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6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肇;屉田浩友;铃木和裕;滨崎正敏;长谷川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朝向车辆的后部座位输送前座的经过空气调节后的室内空气的车辆用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通道护罩箱,其设有风道部,该风道部朝向作为车辆车室的乘客室的后座,输送通过空调装置调温后的空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这种结构中,其构成为,将向插入设置在乘客室内的驾驶席及副驾驶席之间的中央通道护罩箱内部的风道部内导入的空气,利用设置在位于后座前方的中央通道护罩箱后端的风扇装置送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3802号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车辆用送风装置中,因为必须在上述中央通道护罩箱的内部插入风道部,所以可能减少收容空间,并且因用于在乘客室内的驾驶席及副驾驶席之间插入风道部的空间、或设置螺旋桨状的风扇装置的车宽方向的尺寸,如果不使该风扇装置高速旋转,有时很难得到希望的风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后座前方时的空间效率良好,且静音性优良的车辆用送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送风装置,其具有:吸入口,其在位于车室的前座之间的中央通道护罩后部,向设置在后部座位前方的框体内,吸入前座空间部的空气;多叶片式风扇,其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力,以旋转驱动轴为旋转中心被旋转驱动,送出吸入的空气;以及吹出口,其将送出的空气向后部座位方向配风, 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驱动轴,位于从将上述吸入口及吹出口之间连结的线沿车辆上下方向偏移后的位置,并且,轴延伸方向沿车宽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叶片式风扇的壳体的出口侧开口部处形成节流部,其将从该多叶片式风扇送出的空气,调整为均等地向各吹出口供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叶片式风扇的从车宽方向端面的各凸出设置尺寸,设定为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体的后表面部,上下排列为一列地设置开口形成的吹出口、和可调整上述多叶片式风扇的旋转速度的风扇速度切换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入口处,嵌入安装向下百叶窗部件,其设有朝向车辆前方向下规定的倾斜角度α的横向百叶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吹出口处,安装可闭塞的多方向百叶窗部件。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送风装置中,上述旋转驱动轴部的轴延伸方向沿车宽方向,并且,设置在从将上述吸入口及吹出口之间连结的线沿车辆上下方向而向下侧偏移后的位置。
因此,因为可以将上述多叶片式风扇的外径尺寸设定得较大,可以通过低速旋转运行获得充足的风量,所以可以降低伴随驱动的噪音,并且减少车宽方向所需的尺寸,从而可以提高空间效率。
另外,在上述框体内,与使旋转驱动轴部位于将上述吸入口及吹出口之间连结的线上的情况相比,因为可以将从上述吸入口至该多叶片式风扇的距离设定得较长,所以可以提高送风效率,不需要风道部件等的其他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说明在拆下 前座的状态下,从乘客室内的后部座位观察前方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说明要部的结构的车辆用送风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说明各部分的结构,且沿图1中A-A线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表示框体外观的斜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沿图4中B-B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沿图4中C-C线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沿图4中D-D线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说明多叶片式风扇附近的壳体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吸入口附近的放大斜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从车辆下方观察设置在框体内的箱子的局部透视正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送风装置,是说明设置在框体内的驱动电动机和多叶片式风扇主体的结构,从车辆下方向沿图4中E-E线的方向的透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8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伺服往复式包装机械
- 下一篇:安全笔式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