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8157.7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迪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G05D2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功 优化 补偿 装置 温控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温控系统,属输配电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输配电系统中,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是降低无功损耗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电力半导体器件应用于无功优化补偿装置以提高其性能。但是, 电力半导体器件如晶闸管和二极管工作时由于自身功耗而发热,如果不及时了解其发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将这种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模块管芯PN结温度急剧上升,致使器件特性恶化,直至完全损坏。
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电压及高次谐波的电流会造成功率损耗和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将会导致内部绝缘损伤和老化,最终导致元件电化学击穿,电容器损坏;对于自愈式电容器,温度过高会导致金属膜的电化学反应加剧,影响自愈时的热量散发,致使自愈失败或缩短使用寿命。
因而,无功优化补偿装置中温度是一个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装置主要的发热源及容易受温度影响的元件是电容器及晶闸管,对这两种器件周围温度的监控是装置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无功优化补偿装置并不能随时监视并控制其环境温度和运行温度,并没有涉及到温控系统,不能为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显示电容空间温度及晶闸管运行温度,并可对风机启停的温度、系统超温报警温度进行设定,具有风机启停控制和超温报警输出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数码管显示模块、风机及报警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按键处理模块、置位/复位电路。
由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电容器周围的环境温度及晶闸管组件的运行温度,并输送到单片机的对应输入端口,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运算处理,数码管显示模块与单片机I/O引脚相连,动态直观的显示电容器的环境温度或晶闸管组件的运行温度及其运行状态,风机及报警控制模块与单片机I/O引脚相连,用于控制风机的启停和报警输出,电源模块部分进行电压的变换及给温控系统其他模块供电,按键部分由单片机的I/O口控制,进行温控系统的初期调试及LED数码管亮度的调节,单片机2个I/O引脚控制置位/复位电路,用于温度传感器的置位 /复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实时监测并显示电容空间温度及晶闸管运行温度,并可根据设定的温度限值控制冷却风机的启停和超温报警输出,有利于改善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散热环境,延长电容器及晶闸管的使用寿命,为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框图。图中,1. 温度传感器,2. 单片机,3. LED数码显示模块,4. 风机及报警控制模块,5. 按键处理模块,6. 置位/复位电路,7. 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无功优化补偿装置的温控系统,包括包括温度传感器(1)、单片机(2)、LED数码管显示模块(3)、风机及报警控制模块(4)、按键处理模块(5)、置位/复位电路(6)、电源模块(7)。其特征是:在单片机端口配置多只温度传感器(1),分别用来采集电容器周围的环境温度及晶闸管组件的运行温度,其输出信号经A/D转换后由单片机(2)读入,经由单片机(2)处理后得到各采集点的温度值并由LED数码显示模块(3)来动态实时显示;同时单片机(2)分析处理各采集点的温度,并根据设置的风机启停及超温报警输出温度判断逻辑来输出控制命令,风机及报警控制模块(4)得到单片机(2)传入的控制命令,来控制风机的启停或是超温报警的输出。按键处理模块(5)用于调试阶段和调节数码管亮度的功能,使得工作人员员可以在环境光线强时将数码管调亮,在夜间环境光线弱时将亮度调暗,由单片机(2)的I/O口控制,复位/置位电路(6)用于恢复温度传感器(1)在强磁干扰后的灵敏度,用单片机(2)的两个I/O引脚进行控制,电源模块(7)进行电压的变换,供温控系统需要供电的部分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迪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迪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8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隔离母线室的电容器补偿柜
- 下一篇:反事故演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