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进样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6381.2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生;潘元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16 | 分类号: | G01N3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色谱 电感 耦合 等离子 体质 联用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样系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中(HPLC-ICP-MS)的进样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目前己成为各种物料中痕量元素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该技术分析灵敏度高,能作多元素快速分析,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分析精密度好,能作同位素比测定,识谱简便等优点,已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己逐渐发展为一种常规的分析测试技术。由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深化,近年来,ICP-MS技术将更多地面临一些复杂样品的分析,形态分析,有机物分析,在线分析,单矿物夹杂分析,矿物包容体分析等。采用联用技术是解决这些分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联用技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分析技术的优点,可针对性地解决带普遍性的分析问题,因此,联用技术是ICP-MS分析技术中最活跃的研究内容。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是目前国际上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联用技术。由于HPLC能有效分离性质相近成分,所以HPLC-ICP-MS联用技术主要应用于形态分析。用HPLC-ICP-MS联用技术作形态分析时,要解决的主要困难有:HPLC系统的洗脱速度和ICP-MS的实时操作速度可能不匹配,降低了测定灵敏度;由于有机溶剂的影响,分析物会在雾化器和雾室中产生记忆效应;HPLC系统所用的洗脱溶剂会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或造成等离子体的局部冷却,甚至熄炬;HPLC系统的有机溶剂会造成碳的沉积,使锥孔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进样系统装置,采用该进样系统装置,可实现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联用,并用该联用技术实现形态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中的进样系统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雾化器、旋流雾室和炬管;该雾化器为T形,下方设有进气支管,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喷口,该喷口与该旋流雾室的进口管密封连接;该旋流雾室为圆锥形,底部设有废液管,顶部设有出口管,该出口管与该炬管的炬基座密封连接;该炬管包括由内向外同心设置的喷射管与中层管、外层管,以及与该喷射管、该中层管、该外层管的末端均密封连接的炬基座。
所述雾化器为高效同心型雾化器,由硬质玻璃制做,所述进气支管到所述喷口的距离为38mm。
所述旋流雾室由硬质玻璃制做,所述旋流雾室的锥形侧面上设有一纵向凸起的折摺。
所述雾化器的喷口采用直接插入的方式与所述旋流雾室的进口管连结并用双重橡胶O型圈进行密封。
所述喷射管、中层管、外层管与所述炬基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喷射管与中层管、外层管由优质石英制做,所述炬基座由有机玻璃制做。
所述喷射管前端锥形缩口的内径可为0.2mm、0.5mm、0.8mm或1.0mm。
所述外层管加长设置,使其与质谱检测系统的采样锥相距为5mm。
所述旋流雾室的出口管与炬管的炬基座间采用快卸珐琅盘连结,对接处经磨口配合并加橡胶O型圈进行密封。
所述雾化器的喷口将雾滴切向引入所述旋流雾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简易进样系统,克服了洗脱溶剂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造成等离子体局部冷却甚至熄炬的困难和有机溶剂所造成的碳的沉积、堵塞锥孔的困难,能较好地克服记忆效应,使用效果良好,实现了HPLC技术与ICP-MS技术的联用,可以用该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As(Ⅲ)、As(Ⅴ)、MMA、DMA等四种砷形态和PbⅡ、TML、TEL、TPh等四种铅形态。本实用新型为自制简易进样系统、成本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流雾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炬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炬管的喷射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炬管的中、外层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炬管的炬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样系统装置应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6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燃气体探测器与紧急切断阀连接线的安全检测装置
- 下一篇:岩心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