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4745.3 | 申请日: | 201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天勇;钟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21B1/11 | 分类号: | G21B1/11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包层 模块 系统集成 过渡 结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验包层模块(TBM)聚变堆产氚包层模块的系统集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过渡结构件。
背景技术
实验包层模块系统由实验包层模块本体与附属系统(氚提取系统和氦冷系统)组成,实验包层模块本体是通过其氦冷管道口和氚提取管道口与附属系统对应的管道连接的。
而实验包层模块本体上的氦冷管道口和氚提取管道口是采用RAFM钢制造的,而附属系统对应的管道是采用316LN钢制造的。两部分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管道连接处的热应力提高,连接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实验包层模块本体和其附属系统连接起来的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它能够降低管道连接处的热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它包括直径相同的管道A和管道B,所述的管道A和管道B之间设有过渡层,该过渡层为筒状结构,其直径与管道A和管道B的直径相同,过渡层的轴向呈多层结构。
在上述的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中:所述的过渡层的层状结构为3~9层。
在上述的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中:所述的过渡层管壁厚为5~15mm。
在上述的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中:所述过渡层的各层宽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实验包层模块本体和其附属系统之间加入过渡结构件,可以有效降低两种异材管道直接连接所带来的热应力,使得连接更加稳定可靠。该实用新型也可用于今后的聚变堆中产氚包层模块本体与冷却系统及氚提取系统的异材管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过渡结构件示意图;
图中:1.管道A;2.过渡层;3.管道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过渡结构件由三段筒状结构组成,一端为316L钢制成的管道A1,另一端为RAFM钢制成的管道B3,管道A1和管道B3之间为过渡层2。
管道A1和管道B3可以分别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与过渡层2的两端固定连接。
管道A1和管道B3的直径与过渡层2的直径相等。
所述的过渡层2为一段轴向呈多层结构的管道。过渡层2中的每层由316L钢和RAFM钢两种不同材料混合而成,316L钢和RAFM钢在每层中的比例根据设计逐层渐变。过渡层2的加工采用能束成形工艺(包括激光成形、电子束成形、等离子束成形等)。
所述的过渡层2的最优选内径85.8mm,外径101.6mm,管壁厚为7.9mm,各层宽度为1mm。
使用时,将316L钢制成的管道A1与实验包层模块的附属系统(氚提取系统和氦冷系统)连接,可采用一般的氩弧焊技术完成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4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绝缘舰船用电缆
- 下一篇:一种防振结构简便的DVD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