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绞刀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4683.6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吕成林;李宏伟;刘丹亚;吴江平;杜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F3/92 | 分类号: | E02F3/9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吸式 挖泥船 绞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泥船用绞刀齿。
背景技术
目前绞吸式挖泥船是我国疏浚行业用于清理航道内的泥沙、沙石及风化岩等地质条件的主要设备。绞刀齿作为绞吸挖泥船的主要易损件,在施工时常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而采用宽齿、酌齿及尖齿三种形式的绞刀齿,其中酌齿最为常用。但是,由于绞刀齿的耐磨性差、易折断和寿命短,已严重影响挖泥船的工作效率。
绞吸式挖泥船至进入中国的疏浚行业以来,已有30余年,而绞刀齿的使用寿命问题一直是困扰挖泥船使用效率的关键问题,无论是整铸绞刀齿、镶铸绞刀齿,还是表面堆焊的绞刀齿均未达到长寿命且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为解决现有绞刀齿的耐磨性差、易折断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绞刀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绞刀齿包括齿尖和齿柄,所述齿尖和齿柄制成一体,所述齿柄的后侧面上设有与齿座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齿耳,绞刀齿的齿尖顶端厚度为17mm~19mm,所述齿尖的磨削面为平面,磨削面与齿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5°~10°,与磨削面相对的绞刀齿的端面为背侧面,背侧面与齿柄的中心线平行,与背侧面相邻的齿尖的端面与齿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9°~31°,所述背侧面与齿柄的上侧面构成承力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绞刀齿的齿尖顶端厚度为17mm~19mm,齿尖的端面与齿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9°~31°,齿尖受力角度和接触面积得到改进,提高了绞刀齿抗磨损性能,使得绞刀齿的挖削效率和刀齿寿命达到最佳的结合,使用寿命提高1~2倍;调整齿柄受力型线,增加齿柄受力区的厚度,增强了整体强度,防止断裂,增强抵御冲击能力;承力面两侧均匀去余量,合理布置结构,保证了小质量高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用绞刀齿包括齿尖1和齿柄2,所述齿尖1和齿柄2制成一体,所述齿柄2的后侧面上设有与齿座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1和齿耳2-2,绞刀齿的齿尖1顶端厚度h为17mm~19mm,所述齿尖1的磨削面3为平面,磨削面3与齿柄2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5°~10°,与磨削面3相对的绞刀齿的端面为背侧面4,背侧面4与齿柄2的中心线平行,与背侧面4相邻的齿尖1的端面1-1与齿柄2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29°~31°,所述背侧面4与齿柄2的上侧面构成承力面5。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绞刀齿还包括加强筋6,加强筋6沿齿柄2的中心线方向垂直设置在承力面5上,且加强筋6、齿尖1和齿柄2制成一体。如此设置,缩减承力面用料,使产品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加强筋6的长度L为316mm~322mm,宽度W为23mm~27mm。如此设置,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凹槽2-1为楔形槽。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绞刀齿与齿座连接牢靠,满足设计要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4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