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标准电容带电接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4405.0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棣;吴文宣;廖福旺;李强;邹林;陈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标准 电容 带电 接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连接设备,特别是一种移动式标准电容带电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经常需要在现场对设备进行高压试验和绝缘监测,而现有的母线电压获取方法,都是通过电压传感器二次侧直接读取其二次电压,由于装置本身特点所决定,二次电压相位与实际值有一定偏差,该偏差的大小可以直接导致绝缘在线监测数据的不准确,对变电设备的绝缘情况造成误判。这种误判出现的频率很高,导致现场在线装置可信度降低,其本来目的和实用性也逐渐丧失,为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随时对二次电压相位及幅值实现校正的装置,以提供准确的电压相位和幅值参数,这样所得的测试数据便能够用于设备绝缘状况的精准判定。在上述测试中准确的电压相位和幅值参数通常是采用标准电容器分压的方式获取母线电压,从而获得基准数据,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然而,作为标准电容器的分压装置却是需要在停电的状态下接入母线,否则安全可靠性无法保证,同时也会对电网系统造成较大的扰动;另一方面,由于测试过程中要经常停电接入校正设备,也导致试验效果不佳,数据质量低,而且在更换接入点时也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对电网扰动小、即装即用、随时接入和移动式标准电容带电接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移动式标准电容带电接入装置,包括有标准电容器,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电动机、传动平台、传动装置、升降架和母线接入装置,标准电容器安装在传动平台下方,升降架安装在传动平台上方,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母线接入装置安装在升降架顶端的平台上,电动机与传动装置连接,升降架通过导电装置连接到标准电容器,其中母线接入装置和升降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传动装置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在进行接入母线操作时,启动电动机,传动装置开始工作,并带动升降架升高,母线接入装置随着升降架的升高而逐渐接近母线接入点,控制电动机转速使得母线接入装置连接到母线上,由于母线接入装置和升降架均为导电装置,因此也就实现了标准电容器依序通过导电装置、升降架、母线接入装置与母线电连接,完成标准电容器的带电接入。由于整个过程多为机械传动,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接入采用电动机控制升降架配合专用母线接入装置,对电网的扰动小;由传动装置实现升高部分和控制部分的绝缘隔离,简便、可靠、实用;能够即装即用、随时接入,由于升降架、传动装置、标准电容器等都安装在同一平台上,整体性强,易于拆卸和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传动装置包括有变向齿轮组、螺母丝杆组件以及与升降架连接的滚轮,变向齿轮组分别连接电动机和螺母丝杆组件,螺母丝杆组件包括有螺母和丝杆,其中的螺母通过连接杆连接滚轮,滚轮位于传动平台上设置的导轨中,升降架为一种伸缩架,其底部活动端安装于滚轮上,底部固定端安装于导轨另一侧边的支座上。
变向齿轮组是指由2个以上齿轮组成的,可实现传动方向改变的齿轮组。启动电动机后,电动机带动变向齿轮组运行,由变向齿轮组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螺母在丝杆上平行移动,并经由连接杆带动滚轮在导轨上移动,此时的导轨与丝杆平面分布。随着螺母丝杆组件的运行,带有伸缩架活动端的滚轮沿着导轨左右平移,从而带动伸缩架进行拉伸和缩短的运动,实现升高和降低的运行。
由于上述的传动装置要带动升降架实现将标准电容器带电接入母线,因此其结构要求简便、可靠、实用,可拆卸,同时对高度可进行协调控制。所述由变向齿轮组和螺母丝杆组件构成的传动装置满足了上述要求,达到整体控制协调、即可有足够的升高高度,又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足够轻便的综合目的。
变向齿轮组为两个锥齿轮以垂直分布安装组成。
母线接入装置包括有导电底座以及连接在导电底座上的复数个弧形触头。
导电底座用于将母线接入装置安装在升降架顶端的平台上,弧形触头呈下凹弧形,用于连接母线,可将母线环围在凹弧中,实现可靠的连接。
弧形触头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具体可以是:
其中一个弧形触头经由导电弹簧通过一个阻尼电阻连接在导电底座上,垂直高度高于其他弧形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4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