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3313.0 | 申请日: | 201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岭;李俊奇;周春;张雅君;冯萃敏;魏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壁式 屋面 雨水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缺水一方面导致田地干旱,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人均用水量不足;另一方面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及地表水,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每到多雨季节,因城市硬化,雨水径流量增多,导致雨洪泛滥,内涝增加,宝贵的雨水资源流失。由此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缺水,一方面是雨水泛滥没有利用。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该系统在雨季用户可以收集洁净的雨水,停雨之后用户一方面可以利用雨水进行绿化、灌溉;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季,可以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包括落水管、水箱、溢流管以及L形隔板;其中,所述落水管竖直设置,并和水箱连接;所述溢流管设置在落水管上,其位于水箱的顶部;所述L形隔板收容于水箱内,并将水箱分隔成弃流间和储水间;所述弃流间和储水间的底部均设有一放空阀门;于所述储水间一侧进一步设有一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储水间内设有若干呈45°设置的内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一砖砌垫层。
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还可设置为:于所述落水管和溢流管的顶部分别设有一钢丝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占地面积小,其可弃去初期较脏的雨水,并储存可利用洁净的后期雨水,并可利用该雨水进行绿化等,从而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水箱内的雨水在夏季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由落水管1、水箱2、溢流管3以及L形隔板4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落水管1的顶部连接至一屋面91上,并收集屋面91上的雨水。该落水管1呈竖直设置,并和水箱2连接,从而将雨水排入水箱2内。
所述溢流管3设置在落水管1上,并与落水管1呈45°角向上倾斜。该溢流管3位于水箱2的顶部,当水箱2内的水满溢时,通过该溢流管3能够及时的排出。于所述落水管1和溢流管3的顶部分别设有一钢丝网5,该等钢丝网5能防止落叶、昆虫等杂物进入落水管1或者溢流管3。
所述水箱2贴于一墙壁92上,水箱2内的雨水在夏季可以降低墙壁92的温度。所述L形隔板4收容于水箱2内,并将水箱2分隔成弃流间21和储水间22,其用于隔断初期弃流雨水与后期干净雨水。所述弃流间21和储水间22的底部均设有一放空阀门23,从而将全部的雨水进行放空。于所述储水间22一侧进一步设有一水龙头24,从而将水箱2内存储的雨水进行利用。
进一步的,于所述储水间22内设有若干呈45°设置的内隔板25,其对水箱2起到支撑与保护作用。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有一砖砌垫层6,从而用于放置水箱2。
本实用新型的贴壁式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降雨时,初期的脏雨水先流入弃流间21,能存约0.33立方米的水量。弃流间21存满后,后期的洁净雨水就开始由弃流间21上部流入储水间22,储水间22能存约1.5立方米的水量。雨量储存满储水间22后,多余的雨水从溢流管3溢流。在炎热的天气,由于充满雨水的水箱2布满外墙壁92上,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如有需要,收集后的储水间22的洁净雨水可以供用户灌溉、绿化或浇洒等。雨后,用户须将弃流间21的放空阀门23打开,将脏水放掉,然后关闭使其在下次降雨时发挥作用。冬季,可使弃流间21和储水间22的放空阀门23一直开启。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3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插头暖手笔记本
-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远程实时沼气运行参量监测系统构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