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2965.2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守涛;葛冬梅;田然;赵野;张志华;王刚;孙发民;孙生波;李洪;苟爱仙;杨振伟;周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球形 催化剂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特别是形状为多孔圆柱齿形,表面有开口槽的催化剂载体,属于炼油,化工,气体处理等行业使用的固体催化剂产品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说属于固体催化剂产品中固定床催化剂的保护和支撑产品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石化工业应用的催化剂载体的形状有片状、环形、球形和其它不规则形状。这些具有不同形状的催化剂载体都能够有效地吸附催化剂。但是,现有技术的各种形状催化剂载体在反应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片状和环形催化剂载体滚动性差,不易与反应物吸附均匀,易造成催化反应不一致。环形催化剂载体滚动性好,能够均匀混合装填,但床层空隙小,催化反应过程中的阻力降增加较快,不利于充分发挥催化剂应有的催化作用。现有技术中也有在球形催化剂载体轴心处开设轴向通孔,以提高床层空隙率,但反应物从外表各处向内部扩散距离相差较大,不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设有多条轴向圆弧形开口槽的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载体外观形状为齿形多孔柱状颗粒;在载体的圆周面上设有3~10条轴向圆弧形开口槽,开口槽深为齿形多孔柱状颗粒直径的25%,开口槽开口宽度等于通孔直径;载体颗粒内部为3~10个轴向圆形通孔,该通孔位于齿轮上,齿轮横截面对称中心和载体轴心之间,通孔直径等于齿形多孔柱状颗粒横截面半径的三分之一;载体颗粒轴向长度等于颗粒横截面的直径。
所述的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圆柱体高度为3-50毫米,直径和高度相等。
所述的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该通孔围绕轴心呈圆周状均匀设置。
催化剂载体由耐热的无机氧化物材料或无机氧化物与分子筛混合制成。无机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铁、氧化钛、氧化硅、无定形硅铝、天然粘土、或它们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分子筛可以是微孔分子筛、介孔分子筛、大孔分子筛、或三者中任意两种混合物或复合物、或三者的混合物或复合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呈粒状的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具有良好的易滚动性,与反应物混合装填均匀,加之内设多个轴向通孔和外壁上设有多条轴向圆弧形开口槽,极大地增加了催化剂载体的表面积和空隙率,使反应物在催化剂床层中的流动阻力减少,降低结焦的可能性,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效率和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催化剂载体的堆密度比没有圆孔的催化剂载体的堆密度小3%左右。
附图说明
图1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主视图;
图2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通孔 2.开口槽 3.齿轮 4.载体轴心 5.齿轮截面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孔齿球形催化剂载体外观形状为齿形多孔柱状颗粒,在载体的圆周面上设有3~10条轴向圆弧形开口槽2,开口槽深为齿形多孔柱状颗粒直径的25%,开口槽开口宽度等于通孔1直径;载体颗粒内部为3~10个轴向圆形通孔1,该通孔位于齿轮3上,齿轮3横截面对称中心5和载体轴心4之间,通孔1直径等于齿形多孔柱状颗粒横截面半径的三分之一;载体颗粒轴向长度等于颗粒横截面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2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