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天炉旋封式喷粉风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2561.3 | 申请日: | 201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9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磊;臧桂铭;左绪娟;尹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16 | 分类号: | F27B1/1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马祥明 |
| 地址: | 250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天炉 旋封式喷粉 风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天炉送风设备的附件,特别是冲天炉送风附加粉料装置中的喷粉风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天炉铸造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冲天炉烟尘和砂处理粉尘。经除尘系统收集后,这些粉尘通常作为废弃物扔掉,即污染环境,又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向冲天炉内回吹铸造粉尘造渣,是一条实现铸造粉尘资源化处理的可行之路。通常使用的喷粉风口没有专用的观察设备,不能直接观察喷粉状态,不便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喷粉风口无法观察喷粉状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天炉旋封式喷粉风口,该冲天炉旋封式喷粉风口不仅易于观察风口内炉况,而且需要捅风口时粉尘不外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天炉旋封式喷粉风口,其特征是:冲天炉外壳与风箱壁之间装有带有开口槽的固定筒,固定筒内套装有带有相同开口槽的转动筒,固定筒外端法兰固定在风箱壁上,该法兰上装有两个半圆形压板和限位挡销,转动筒外端法兰上装有可转开窗体,法兰一侧装有手柄。
所述的可转开窗体中间装有窗镜玻璃,可转开窗体由螺栓和蝶形螺母安装在转动筒外端法兰上。
由于在送风筒外端设置窗镜,可以随时观察炉况,掌握喷粉状态,便于及时发现故障,以利于及时采取对策,保持炉况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筒采取双层旋转槽式结构,打开或关闭风箱与风口的连接,实现冲天炉送风过程中清洁的通风口操作。生产安全,劳动条件好,操作方便,环境清洁。在固定筒外端法兰上设置两个限位销,可准确限定转动筒开、关固定筒槽口的位置;设置手柄,使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采用两个半圆压板限定转动筒的轴向位置,拆装、维修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冲天炉风口中喷粉,对冲天炉熔炼过程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和铁液、烟气脱硫作用。及时清理通风口可减少风口区结渣对熔炼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持送风和喷粉稳定。提高铁液温度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铸造粉尘喷入冲天炉内造渣,实现了铸造粉尘资源化处理。避免了粉尘弃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易于观察冲天炉风口状态,及时分析判断和处理炉况,保持正常喷粉和通风口操作,运行可靠,无粉尘污染,熔炼质量好,节能减排,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成本低,保护环境,投资回报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喷粉状态的A-A向剖面图,
图4为图1捅风口状态的A-A向剖面图,
图中,1.冲天炉外壳,2.风箱壁,3.轴,4.可转开窗体,5.垫圈,6.蝶形螺母,7.螺栓,8.窗镜玻璃,9.弹簧挡圈,10.螺钉,11.半圆形压板,12.固定筒,13.转动筒,14.手柄,15.限位挡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实施例1,一种冲天炉旋封式喷粉风口,其特征是:冲天炉外壳1与风箱壁2之间装有带有开口槽的固定筒12,固定筒内套装有带有相同开口槽的转动筒13,固定筒外端法兰固定在风箱壁上,该法兰上装有两个半圆形压板11和限位挡销15,转动筒外端法兰上装有可转开窗体4,法兰一侧装有手柄14。
所述的可转开窗体中间装有窗镜玻璃7,窗镜玻璃与窗体垫圈之间设有弹簧挡圈9,可转开窗体由螺栓7和蝶形螺母6安装在转动筒外端法兰上,蝶型螺母与可转开窗体间装有。
送风筒采取双层旋转槽式结构,当需要送风时使用手柄旋转转动筒使其开口槽与固定筒开口槽重合风箱与风口的连接,实现对冲天炉喷粉,当需要捅风口时使用手柄旋转转动筒使其开口槽与固定筒开口槽反向将开口槽封闭,切断喷粉送风,该结构操作方便,劳动条件好,环境清洁。特别是在固定筒外端法兰上设置两个限位销,可准确限定转动筒开、关固定筒槽口的位置。送风筒外端设置窗镜,可以随时观察炉况,掌握喷粉状态,便于及时发现故障,以利于及时采取对策,保持炉况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2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