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箱门的隔热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2112.9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曹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联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箱 隔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是烘箱门的隔热缝结构。
背景技术
涂布机组用于对塑料薄膜、特种纸张、金属膜片等基材进行涂布,广泛应用于光学膜、无碳纸、水处理反渗透膜、高效空气过滤器膜、太阳能背板、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等产品的高端涂覆烘干设备中。烘箱是干燥设备中常用的主要设备,在烘箱侧壁通常设置有烘箱门以便于维修与清洁,在烘箱顶部通常设置有防爆门以在内部压力过大时及时泄压,确保其安全运行,防止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减少烘箱里面的热量向外散失,上述门结构通常采用金属薄板通过折弯和焊接形成厚壁门结构,在金属薄板内部填充保温棉,再以铆接的形式将薄板密封起来。虽然在门与门框之间采用密封条连接,起到密封和保温的作用,但是门和门框都由金属薄板制造,热传导很快,在门框处的热量损失还是相当大;而且门的正面非常烫,容易烫伤操作人员的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烘箱门容易发生热量损失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烘箱门隔热缝结构,从而大大减少烘箱的热量损失,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烘箱门的隔热缝结构,在烘箱门或者门框的壁厚方向的四周侧壁金属薄板上设置有若干细长的隔热缝,所述隔热缝设置为多排多列结构,其中相邻两排的隔热缝相互交错排列。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隔热缝的形状为长条形,宽度为1~5mm,长度为100~150mm。
所述隔热缝设置在侧壁中央,分为上中下三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门强度的前提下,在烘箱门与门框的四周侧壁开设有隔热缝,增加了热传导的路径,有效的防止了内外壁的直接热传导,减少了热量传递的损失,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箱门主体结构与现有的烘箱门结构相同,烘箱门1采用金属薄板2作为框架,形成厚壁门结构,在金属薄板2内部填充保温棉4以起到保温效果。在烘箱门1的四个厚度方向的侧壁中央采用冲压方式或者线切割方式制作有若干细长的隔热缝3。参见图3,隔热缝3设置为上中下三排,每一排的隔热缝3为分段的长条形细缝,隔热缝3的宽度通常为2mm,一般长度为127mm;相邻两排的隔热缝3相互交错排列。
同样,在烘箱的门框也采用金属薄板制作,在壁厚方向的四周薄板上也设置有上述结构的隔热缝。
烘箱工作时,烘箱内部的温度通过门框和烘箱门的金属薄板的热传导向外部传热,当热量5到达隔热缝时,由于细缝之间的空气介质的热传导率远小于金属的热传导率,因而热量5无法直接辐射穿越过细缝的宽度,而只能转向沿着细缝的边缘传导;当传导至下一排细缝时,热量5又不得不折返方向进行传导。如此,热传导的路径大大增加,热量难以顺利通过该隔热缝结构,从而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起到隔热的作用,根据实际对比测试,设置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烘箱门,其外壁温度明显低于现有的烘箱门外壁温度40℃。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例如可以设置为四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联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联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2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