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1982.4 | 申请日: | 201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力自行车配件(太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1/18 | 分类号: | B62J1/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徐鸣 |
| 地址: | 2154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座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座垫。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自行车座垫(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2132075号),包含一硬质壳架1、一布设在该壳架1上的填料层2及一覆盖在该填料层2表面的保护层3。该填料层2具有一缓冲体4及一发泡体5,该缓冲体4设有多数互相隔开的空室401,且当该缓冲体4与壳架1配合时,该等空室401形成气密状且分别形成一充填有一定体积之空气的气室。
虽然这种座垫利该等空室401所形成的气室,可产生缓冲(cushion)的作用,但由於构件多、制造组配较为麻烦,相对地制造成本也会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容易、成本低且可产生不同软硬度之座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座垫,其包含一前端部、一与该前端部相反的后端部、一由该前端部延伸至该后端部的顶面、一与该顶面相反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具有一镂空单元,该镂空单元具有多个由所述底面朝所述顶面延伸且呈单向开放的凹孔,所述凹孔的开口端对应于所述底面。
所述的镂空单元对应于所述后端部的凹孔的设置密度大于对应于所述 前端部的凹孔的设置密度。
所述的镂空单元对应于所述的后端部的凹孔的孔径大于对应于所述前端部的凹孔的孔径。
所述的镂空单元的所述凹孔具有不同的深度。
所述的镂空单元的凹孔设置在所述的后端部,该凹孔的形状呈三边形,所述凹孔的数量有两个,并且该两个凹孔对称设置呈扇形。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垫,还包含一缓冲单元,该缓冲单元具有多个分别填塞在所述凹孔中的缓冲件。
所述缓冲单元还具有一贴抵在所述底面且与所述缓冲件相连结的连结件。
所述缓冲单元的材质采用矽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垫,利用该漏空单元之凹孔的设置,可使座垫各部位产生不同的软硬度,且依不同类型的座垫可产生不同的压力分配,可配合使用需求而达到乘座舒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自行车座垫之组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III-III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较佳实施例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四种较佳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垫 11-前端部 12-后端部 13-顶面 14-底面 15-镂空单元 16-凹孔 10’-座垫 11’-前端部 12’-后端部 15’-镂空单元 16’-凹孔 10”-座垫 12”-后端部 15”-镂空 16”-凹孔17-缓冲单元 171-缓冲件 172-连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四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加以描述:
在本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座垫10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前端部11、一与该前端部11相反的后端部12、一由该前端部11延伸至该后端部12的顶面13、一与该顶面13相反的底面14及一镂空单元15,该镂空单元15具有多个由该底面14朝该顶面13延伸且呈单向开放的凹孔16。这些凹孔16的开口端对应于底面14,且本实施例中镂空单元15对应于该后端部12的凹孔16的设置密度大于对应于该前端部11的凹孔16的设置密度,亦即,对应于该后端部12的单位面积的凹孔16数量大于对应于该前端部11的单位面积的凹孔16数量。
因此,利用该镂空单元15对应于该后端部12的凹孔16设置密度大于对应于该前端部11的凹孔16设置密度,则可使该座垫10的前端部11与该后端部12具有不同的软硬度,且该后端部12较软,而该前端部11较硬。
另外,如图3所示,镂空单元15的这些凹孔16具有不同的深度,且在 本实施例中,对应座垫10两侧的凹孔16深度较大,且朝中央设置时逐渐缩小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力自行车配件(太仓)有限公司,未经祥力自行车配件(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1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