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印刷设备的蓄能供热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0131.8 | 申请日: | 2011-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原;刘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元展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印刷 设备 蓄能 供热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节约转换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蓄能供热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印刷工艺需要对产品进行固化,在现有技术中,主要的固化方式为烘箱热固化,而加热的方式主要为锅炉蒸汽加热与电加热的方式,其需要大量的热量进行,这样即为一种高耗能的工艺固化方式。
而现有的这种工艺固化方式无法利用用电低谷时段(例如,夜间)的电能以充分发挥电网的电能利用率,因此,这种固化方式是高耗能、高成本的,而且并不利于环保。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蓄能供热装置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蓄能供热装置及系统,将夜间电能存储至第二天以可控使用,从而达到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经济运行之目的,大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蓄能供热装置。该蓄能供热装置包括:
蓄热块;
冷液体进口管;
热液体出口管;
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所述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与所述冷液体进口管和所述热液体出口管相接;
散热风盘机,位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内;
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内的管道相接触;
钢制外壳,所述钢制外壳位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的外层;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填充在所述钢制外壳和所述蓄热块之间;
蓄热超温保护开关,所述蓄热超温保护开关与蓄热块接触;以及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蓄热块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将所述蓄热块加热至650摄氏度至700摄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液体进口管为冷水进口管或冷油进口管,所述冷液体进口管将介质输入至所述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将冷液体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液体出口管为热水出口管或热油出口管,所述蓄能供热装置在所述散热风盘机转动下将所述蓄热块内的热量通过所述热液体出口管将温度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能供热装置与单片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是高效纳米保温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热液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液体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热液体出口管上;和/或
机械温度控制器,所述机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蓄能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
蓄能供热装置,该蓄能供热装置包括:
蓄热块;
冷液体进口管;
热液体出口管;
热液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液体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热液体出口管上;
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所述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与所述冷液体进口管和热液体出口管相接;
机械温度控制器,所述机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高效内螺纹紫铜管换热器接触;
散热风盘机,位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内;
钢制外壳,所述钢制外壳位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的外层;
纳米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填充在所述钢制外壳和所述蓄热块之间;
蓄热超温保护开关,所述蓄热超温保护开关与蓄热块接触;以及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蓄热块连接;
蓄油罐,所述蓄油罐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的冷液体进口管相连,并且所述蓄油罐通过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蓄能供热装置的热液体出口管相连;
彩印机;
熟化室;
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通过第二循环泵连接至所述彩印机,并通过第三循环泵连接至所述熟化室,并与所述蓄油罐相连;以及
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连接至所述彩印机、所述熟化室以及所述蓄油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工作效率高:运行效率达到90%以上;
二、运行成本低:利用低谷时段电能,运行费用节约50%以上;
三、适应性强:安装高度简单、占地面积小,是一般电蓄水锅炉的1/7-1/10;
四、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在常压下工作,采用微电脑控制,控制精度高,安全可靠;
五、“零”排放:完全采用电加热管工作,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不受气候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元展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元展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0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