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99553.8 | 申请日: | 201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吕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缝背贴式 止水带 安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水带的安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渗漏水主要发生在施工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上。施工缝主要依靠沿缝设置的止水带防水。施工缝止水带有两大类,即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通常,中埋式止水带安装不便,由于安装质量存在问题而导致施工缝渗漏;背贴式止水带安装方便,但在隧道顶部因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易密实也经常造成施工缝渗漏水。如果能解决背贴式止水带在隧道顶部的周围密实性问题,背贴式止水带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该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在保持背贴式止水带容易安装优点的同时,解决了在隧道顶部背贴式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易密实的问题,从而提高背贴式止水带的防水效果,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包括上端抵接在止水带下表面的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衬砌混凝土待浇区域端部且沿止水带延伸方向布设的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和升降装置三,所述升降装置二位于隧道顶部的中部,所述升降装置一位于升降装置二的一侧,所述升降装置三位于升降装置二的另一侧,所述升降装置一包括升降托板一、与升降托板一连接的升降螺杆一和供升降螺杆一穿过的连接块一,所述升降螺杆一与连接块一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二包括升降托板二、与升降托板二连接的升降螺杆二和供升降螺杆二穿过的连接块二,所述升降螺杆二与连接块二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三包括升降托板三、与升降托板三连接的升降螺杆三和供升降螺杆三穿过的连接块三,所述升降螺杆三与连接块三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一、连接块二和连接块三均安装在隧道衬砌模板台车的端头钢架上,所述升降托板一与升降托板二之间设置有顶板一,所述顶板一的上部抵接在隧道顶部,所述顶板一下部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托板一和升降托板二连接且抵接在止水带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托板二与升降托板三之间设置有顶板二,所述顶板二的上部抵接在隧道顶部,所述顶板二下部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托板二和升降托板三连接且抵接在止水带的上表面。
上述的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托板一、升降托板二和升降托板三的横截面均呈“L”型。
上述的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杆一、升降螺杆二和升降螺杆三的下端均连接有旋转手柄。
上述的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一和顶板二均由木板制成。
上述的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二位于隧道顶部的中心,所述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三关于隧道顶部的中心线相对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升降装置三以及顶板一和顶板二,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顶板一和顶板二预留出止水带与隧道顶部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止水带与隧道顶部之间的混凝土浇筑厚度,有效的解决了在隧道顶部背贴式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易密实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托板一、升降托板二和升降托板三的横截面均呈“L”型,加强了升降托板一、升降托板二和升降托板三与顶板一和顶板二的连接。
4、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装置二位于隧道顶部的中心,所述升降装置一和升降装置三关于隧道顶部的中心线相对称,能更好的对止水带进行定位,提高了施工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该隧道施工缝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设备在保持背贴式止水带容易安装优点的同时,解决了在隧道顶部背贴式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易密实的问题,从而提高背贴式止水带的防水效果,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95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催化转化器的扩张管改进结构
- 下一篇:液压凿岩机活塞冲程快速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