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储能自紧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8177.0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1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存正;刘德银;王英才;李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以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尤其涉及该密封圈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端面密封件的主要有O型橡胶圈和石墨系列的方型圈。
O型橡胶圈由于受材料的性能影响,在温度、耐腐蚀、承载压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已经不能满足高压、高低温和耐腐蚀等恶劣工况的需要。而石墨系列的方型圈的密封主要是靠外力挤压其变形实现密封,尤其是在外部挤压力由振动,螺柱的疲劳、温度的升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减小),则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隐患,如果外部挤压力过大,则使密封杆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密封杆的转扭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弹簧储能自紧密封圈,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体;在所述的密封体的内中间设置有一U形环槽;在所述的U形环槽上安置U形环的弹簧圈;在所述U形环的弹簧圈外侧安装保护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增加了U形环的弹簧,随着工作压力的波动,弹簧的受力状态随工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工作压力的降低而减小,但始终使密封圈的上下面上的半球形密封环与配合件紧密贴合,保证了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体1;在所述的密封体1的内中间设置有一U形环槽;在所述的U形环槽上安置U形环的弹簧圈2;在所述U形环的弹簧圈2外侧安装保护圈3。
在所述的密封体1的上、下面上还设计有半球形密封环11。
所述的密封体1的材料为聚醚醚酮塑料(PEEK)和保护圈3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塑料(PTFE)。
本实用新型由密封体1、弹簧圈2、保护圈组成3。密封体圈1由PEEK材料制作而成,中间有一U形环槽,环槽内设有凸缘,在密封体1的上下面(A处、B处)上设计有半球形密封环11。弹簧圈2由高性能抗腐蚀的合金片冲压成U形环,安装在密封体1的U形环槽内,U形环弹簧圈2固定在密封体的内凸缘上。在弹簧圈2的U形环内安装有用PTFE材料制作的保护圈3。
由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端面密封槽内时,在轴向具有一定的过盈量,使弹簧圈2处于受压状态,密封体1的上面的半球形密封环与上盖5紧密贴合,图中A处;密封体1的上面的半球形密封环与下体4紧密贴合,图中B处,从而建立低压密封的条件。
随着工作介质压力的升高,介质进入密封体1的U形环槽内,使U形环槽在轴向尺寸胀大,迫使密封圈的上面(A处)与下面(B处)半球形密封环紧密更加紧密贴合,从而实现高压密封,同时弹簧圈2由受外压状态转化为受内压状态。随着工作压力的波动,弹簧圈2的受力状态随工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工作压力的降低而减小,但始终使密封体1的上下面上的半球形密封环与配合件紧密贴合,保证了密封性能,实现自紧密封。也避免了由于密封件始终受外部巨大的挤压而使材料老化,降低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弹簧圈过度受压使其丧失弹性,在弹簧圈的U形环内,安装有用PTFE材料制作的保护圈。
为了克服橡胶材料在高压、高低温和耐腐蚀等恶劣工况的不足,本实用型选用了性能优良的PEEK材料。以满足耐高压,耐高温、耐低温、耐酸碱腐蚀的恶劣工况。
为了保证弹簧圈的优越性能,提高密封圈的耐腐蚀性和减小密封件的体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材料选用高性能的抗腐蚀的合金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以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以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8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槽电解煤气热转化装置
- 下一篇:半钢轮胎橡胶硫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