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塔式再生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97406.7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建夫;池上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塔式再生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为了在干式脱硫脱硝装置中增加再生塔的排气气体处理量而由筐体分离多个加热部的每一个且形成为同时包围并覆盖该多个加热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多塔式再生塔。
背景技术
对从燃煤锅炉或烧结机等排出的大容量排气气体进行处理的干式脱硫脱硝装置大体上由吸附塔和再生塔构成。
在吸附塔中,作为用于吸附排气气体中的SOX的吸附剂,通常使用活性碳(activated carbon)、活性炭(activated char)、活性焦炭(activated coke)等炭质吸附剂(以下,称为“活性炭”)。在吸附塔中吸附SOX的活性炭移送至再生塔并被再生。并且,由于活性炭较贵,因此通常再生使用。干式脱硫脱硝装置通常具备有对氧化硫(SOX)、氧化氮(NOX)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的吸附塔和用于再生活性炭的再生塔,利用输送器等活性炭移送构件使活性炭在吸附塔与再生塔之间循环。
如图4所示,利用活性炭的干式脱硫脱硝装置主要由吸附塔1、用于再生或活化活性炭的再生塔2及用于使活性炭在两个塔之间循环的输送器等活性炭移送管路L1、L2构成。
以下,对以往技术的作用进行说明。
排气气体从水平方向导入至吸附塔1,去除SOX、NOX、粉尘等之后,从吸附塔1排出。另一方面,活性炭从吸附塔1的上部供给,并以预定速度下降的同时吸附排气气体中的SOX,并且将NOX还原为N2。已吸附SOX的活性炭从吸附塔1的底部排出,并通过活性炭移送管路L1移送至再生塔2。在再生塔2中,将活性炭加热至400℃以上并进行再生。再生的活性炭被冷却至150℃以下之后,由筛分器3分离或去除捕捉粉尘及因龟裂、磨损等而产生的活性炭的微粒及粉,为了再利用而通过活性炭移送管路L2返送至吸附塔1。
图5概要地表示以往的再生塔。再生塔2由多管式热交换器,即活性炭所通过的多个管道和包围该多个管道的壳体构成。在再生塔2的上半部配置有用于加热活性炭的加热器10,在下半部配置有冷却器20。
活性炭从再生塔2的上部供给并在下部排出。活性炭在再生塔2内下降的同时通过加热器10加热至400℃以上来脱离有害成分,即SOX,通过冷却器20通常冷却至150℃以下之后,通过活性炭移送管路移送至吸附塔并再利用。在加热器10的侧面设置有热媒入口10a和热媒出口10b,冷却器20的侧面设置有冷媒入口20a和冷媒出口20b。
近年来,为了扩大生产量而扩大燃煤锅炉或烧结机的占地面积。即,随着排气气体流量的增加SOX的绝对量也增加。对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提高排气气体处理效率的再生塔,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提高排气气体处理效率的技术中,对应再生塔的上游设备中增加的排气气体来使排气气体处理量增加是有限的。因此,为了在再生塔中能够满足再生塔的上游设备中所要求的排气气体处理量,需在再生塔中加快活性炭的移送速度并加大加热器的传热面积。
作为加大加热器的传热面积的方法,可举出加长传热管和增加传热管根数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5533号公报
但是,若加长传热管,则再生塔的高度变高。若再生塔的高度变高,则图1所示的吸附塔1与再生塔2之间的活性炭移送管路L1变长。由于活性炭移送管路由斗式输送器构成,因此若活性炭移送管路变长则会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若再生塔的高度变高,则还会影响耐震设计,牵涉到基础的耐震性提高及架构的重量增加而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若增加传热管根数,则加热器的截面积变大,因此阻碍在加热器的管道和壳体之间流动的热媒的平均流动。其结果,热交换效率降低,因此需较高地推测安全性。另外,若缩小从加热器至冷却器的直径,则还会对活性炭的流动产生影响,因此不得不设为直线结构。这还会加大冷却器的截面,在冷却器中也产生与加热器相同的缺陷。
另外,像这样为了在再生塔中增加加热器的传热面积而加长加热器的传热管或增加传热管根数,则存在如下问题点:由于加热器的容量增加,因此有可能在输送上发生故障,或在施工时须提高重型设备类的规格等。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7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镜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