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盖成型机的加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6562.1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池;李海波;杨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42 | 分类号: | B29C5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盖 成型 加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成型机,具体涉及的是杯盖成型机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杯盖的使用范围很广,如饮料杯盖、咖啡杯盖、食品、药品托盘等杯盖,都是采用塑料薄膜(PS、PET、PVC)制成的,将这种塑料薄膜制成杯盖时首先要将塑料薄膜进行软化,然后成型,再进行冲裁而成。一般将塑料薄膜进行软化,都是通过烘箱来进行的,即将塑料薄膜穿过烘箱,烘箱加热后,便对薄膜进行软化。采用烘箱对薄膜进行软化时,会造成薄膜变形,效果不是很好。因此,一般采用加热板对薄膜进行加热软化。而该加热板是一侧进行固定,另一侧活动的,因此,当固定的加热板位置与进来的塑料薄膜不处于同一平面时,软化后,塑料薄膜也会产生变形现象,不利于后续的成型和冲裁工序,而这些加热板的幅面较小,对于方便面等大口径的杯盖来说,一次加热软化后幅面,还不足于成型大口径的杯盖。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软化效果好幅面大的杯盖成型机的加热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杯盖成型机的加热机构,包括上下加热板和安装底板,所述上下加热板内设有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加热板安装有两排,所述上下加热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
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安装有气缸,所述上加热板与所述的气缸活塞杆连接。
所述安装底板通过导向杆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一凸轮机构连接。
所述电热装置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相互独立地设置在上下加热板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加热幅面大,有利于成型大口径的杯盖,同时上下加热板相对滑动,加热时,将塑料薄膜夹在当中软化,不会使软化后的塑料薄膜变形,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加工程序。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这种杯盖成型机的加热机构,包括上下加热板7、6和安装底板,所述上下加热板7、6内设有电热装置,塑料薄膜只要经过上下加热板7、6之间,便将其加热软化,所述上下加热板7、6安装有两排,以增大加热幅面,所述上下加热板7、6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因此,塑料薄膜经过上下加热板7、6之间后,上下加热板7、6相对滑动,将塑料薄膜夹住进行软化。具体来说,所述的上加热板7是这样滑动的: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上安装有气缸9,所述上加热板7与所述的气缸9活塞杆连接。当气缸9工作时,其活塞杆伸出后,便推动上加热板7向下滑动。所述安装底板1通过导向杆4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与连杆2连接,所述连杆2通过成型模座10与一凸轮机构连接。凸轮机构工作后,带动成型模座10上升,同时带着连杆2抬着固定座3沿着导向杆4上升,与上加热板7接触,这样便可将穿过上下加热板7、6的塑料薄膜进行软化。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在软化的同时,成型模座10同时上升,使得成型和软化同时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凸轮机构中的凸轮12安装在杯盖成型机的主轴上,在成型模具10上设置有滚轮11,当凸轮12转动时,带着滚轮11转动,凸轮12的凸面转动到最高位置时,成型模具便带着连杆2上升的最高位置,使得下加热板6与上加热板7接触。在下加热板6与固定座3之间设有弹簧5,当下加热板6与上加热板7接触时,使得下加热板6能够产生缓冲作用,避免下加热板6与上加热板7产生碰撞。所述电热装置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相互独立地设置在上下加热板上。即在上加热板7上的各条电热丝互不相连的独立设置,下加热板6上的电热丝也互不相连的独立设置,因此,适当连通和调节电热丝的电源和加热时间,可以对加热板7、6局部进行加热,并且加热板上局部的温度可以设置成不同的软化温度。这对于一次成型不同形状的杯盖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加热软化的幅面大,可以适用于大口径的杯盖,也可以适用于如一次性汤勺的塑料制品,其软化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杯盖成型机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6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立体包边汽车坐垫
- 下一篇:一种工件夹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