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异型井眼的钻具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6126.4 | 申请日: | 201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彬;干建华;彭碧强;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异型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异型井眼的钻具打捞器。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的钻井过程常常会遇到因钻具的疲劳断落井内,或因井下憋钻以及操作不当导致钻具倒扣掉入井内。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井、水平井越来越多,井塌形成大肚子井眼的情况难以避免,钻具事故发生后形成钻具鱼顶靠边进入异型井眼的可能性也增大。当鱼顶位于“大肚子”部位或鱼顶紧贴于井壁,给打捞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采用单一壁钩拨动后起钻,下入打捞工具时往往落鱼又恢复原状,甚至采用常规打捞工具无法成功打捞,而导致填井侧钻,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落鱼鱼顶位于油气井的大肚子部位或鱼顶紧贴于井壁时,一般的打捞器无法及时打捞甚至无法打捞起鱼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针对异型井眼的钻具打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扣接头、加长筒、壁钩;上部分为对扣接头,可根据所需打捞落鱼的母扣或所配合的工具母扣进行加工;中间部分为加长筒,加长筒两端一公一母扣型相同;下部分为壁钩,三部分以丝扣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对扣方式打捞时,可取掉加长筒,直接用对扣接头与壁钩以丝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公锥或母锥配合进行打捞作业时,先接上公锥或母锥,然后接上加长筒、壁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当落鱼鱼顶位于油气井的大肚子部位或鱼顶紧贴于井壁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可采取对扣方式或造扣方式起出落,能有效及时地打捞起鱼顶,使钻井工作及时恢复,减少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对扣接头、2为加长筒、3为壁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针对异型井眼的钻具打捞器,包括对扣接头1、加长筒2、壁钩3;上部分为对扣接头,可根据所需打捞落鱼的母扣或所配合的工具母扣进行加工;中间部分为加长筒,加长筒两端一公一母扣型相同;下部分为壁钩,三部分以丝扣进行连接。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由对扣接头和壁钩二部分组成。采用对扣方式打捞落鱼,使用丝扣只将对扣接头与壁钩连接后,入井下入鱼顶缓慢下放拨动钻具,反复操作,直至将鱼头引入打捞筒内,然后下放钻具进行对扣,对扣成功,上提钻具,起出落鱼。
实用例二
本实用新型由对扣接头、加长筒、壁钩三部分组成,打捞落鱼当需使用公锥或母锥配合进行打捞作业时,先接上公锥或母锥,然后接上加长筒、壁钩,下入鱼顶缓慢下放拨动钻具,反复操作,直至将鱼头引入打捞筒内,然后下放钻具进行造扣,造扣成功,上提钻具,起出落鱼。当捞住落鱼后,但落鱼被卡,不能起出落鱼,可以上提钻具,调节中和点采取倒扣方式改变鱼顶结构,起出该打捞器,采取处理卡钻方法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6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隔器胶筒
- 下一篇:一种卷门机的新型速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