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风冷装置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6122.6 | 申请日: | 201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原敏宏;王志平;成小胜;杨爱民;崔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公司运行分公司晋东南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H01F27/08;H01F27/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0466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风冷 装置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风冷装置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冷却系统的损耗情况、风扇及电机运转噪声的高低、冷却系统的渗漏油情况都对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冷却器如果产生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散热效果,如何检测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成为保证变压器运行时温升不会过高、安全可靠运行的重点。
风冷却器主要部件有冷却器本体、潜油泵、风扇、净油器。潜油泵是一种特制的油内电动机型离心泵,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浸在油中使油系统构成密闭循环系统。潜油泵强迫油循环,提高冷却效率。风扇吹风,加速变压器油的冷却。风冷却器的工作过程是潜油泵把变压器顶层高温油送入冷却管内几次折流后,热量就传给冷却管壁,再由管壁向空气放出热量。与此同时,在空气侧,由风扇强制吹风,冷空气带走放出的热量,从而使热油加速冷却。冷却后的油从冷却器下端再进入变压器油箱内。
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损耗包括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变压器空载损耗在变压器投运后就一直存在,不随变压器所带负载的大小变化;负载损耗则随变压器所带负荷的大小而改变,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变压器损耗将转变为热量向外发散,从而引变压器发热和变压器油温升高。随着变压器温度的升高,它们对周围介质就有一定的温度差,从而将一部分热量传给周围介质。
变压器的散热:
变压器散热过程中常遇到的不是单一的传热方式,而是变压器油流过铁芯表面、变压器油流过冷却器箱体内表面、空气流过冷却器箱体外表面时发生的对流、热传导和热辐射联合作用的传热过程。
风冷装置的作用:
变压器运行中绕组和铁芯产生的损耗转变为热量通过热对流、热传导和热辐射使变压器油温升高,变压器油上升进入散热器,形成变压器油的自然对流,强迫油循环冷却器中潜油泵的作用又加速变压器油的流动,强制变压器油对流,加速热对流,在变压器油对流给热过程中同时发生着热传导和热辐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风冷装置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变压器冷却装置冷却效果,以便能够及时掌握变压器风冷装置的运行状况,及时退出发生故障:如渗漏油、潜油泵故障、风扇故障、冷却效果下降时的冷却装置,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风冷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连接电源监控模块、冷却器投切监视模块、油温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电源监控模块设有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连接两路断路器,所述电压继电器、断路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电压继电器连接两路独立的为冷却装置供电的电源,两路断路器控制电源的投切;所述冷却器投切监视模块设有投切断路器,投切断路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所述油温采集模块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通过通讯模块连接PC上位机。
所述通讯模块采用485通讯模块,所述PC上位机通过RS-485总线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风冷装置在线监测系统有益效果如下:
1)、节约人力,运行人员无需频繁现场观察油温、冷却器运行情况等,当有越限告警需运行人员现场切换风冷装置外,其他时间运行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
2)、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线传回控制室,便于运行人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状态检修积累数据,便于总结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3)、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运行中的冷却器进出口油温差来评估风冷装置的冷却效果,以便提醒运行人员及时切换冷却效果差的冷却器,及时安排检修故障冷却器,从而达到控制变压器油温,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风冷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模块1连接电源监控模块2、冷却器投切监视模块3、油温采集模块4和显示模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公司运行分公司晋东南管理处,未经国网公司运行分公司晋东南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6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