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料漏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5531.4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宗东方红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8 | 分类号: | B65D88/28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专利事务所 53112 | 代理人: | 程韵波;邓丽春 |
地址: | 655700 云南省曲***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料漏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桶。
背景技术
很多生产加工企业作业区常需要将一道工序处理完成的散状物料移至一定距离外的另一道工序场地进行后续处理,对散状物料进行短距离移动和装卸。由于是短距离散状和粉末状物料运输,所以一般采用直开口钢桶进行搬运和物料装卸,所说钢桶桶底封闭,上端具有活动连接的桶盖,当需要卸料时,将上端的桶盖打开,采用人工从上端倾倒卸料,操作强度较大,特别是对填装密度大的产品卸料,卸料极为不便,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难度,这种物料装卸方式在物料装卸和短距离移动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装卸工作效率很低。
申请号为20101003338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底开式自动卸料罐装置,优点是可以实现散状物料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装卸工作效率。但是此种自动卸料罐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不便于大规模制造使用。另一方面,吊杆和吊杆滑道易相互磨损,罐底密封条也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卸料罐也不能根据作业需要控制卸料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自动卸料罐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无法调整卸料速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部件损耗小,操作方便的移料卸料装置,既能降低装置本身的制造和使用费用,又能实现物料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散状物料短距离移动和装卸的工作效率,同时可根据工序作业需要调节卸料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该移料漏桶包括桶底、桶身和桶盖,其特征在于:作为物料容器的料桶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漏斗,锥形漏斗下端的开口为卸料口,控制卸料口启闭的料钟设置为锥体状,为确保料钟向上移动时始终不会穿过卸料口并可对卸料口进行封闭,料钟大于卸料口,料钟顶部连接吊杆,吊杆穿过桶盖中心导孔,吊杆上端连接吊环,桶盖上还开有进料口;为确保吊环始终处于桶盖之上,吊环大于桶盖中心的导孔;吊杆可通过桶盖中心的导孔作上下移动。为控制移料漏桶的卸料速度,在吊杆上的吊环和桶盖之间的部分设置吊杆下移控制件,吊杆下移控制件可卡在吊杆上,以控制料钟下移距离,从而控制卸料速度,为确保吊杆下移控制件始终处于桶盖之上,吊杆下移控制件大于桶盖导孔。
使用移料漏桶进行物料填装时,先将移料漏桶置于平整的平台或地面上,使料钟封闭卸料口,由于料桶本身具有向下的重力,从而实现卸料口的闭合。此时,可通过桶盖上的进料口向移料漏桶内填装物料。
填装物料完毕后,吊起设备通过吊环吊起移料漏桶移动物料,吊杆带动料钟上压紧密封闭料桶底部卸料口,吊起设备通过吊环和吊杆将移料漏桶吊至进料管道上方对准进料管道进料口时开始将移料漏桶下放,整个物料移动过程由工人控制吊起设备自动完成。
移料漏桶下放后,料桶底部锥形漏斗部分卡在管道进料口停止向下移动,整个移料漏桶竖立于进料口之上,吊起设备吊钩脱离吊环,料钟在物料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料钟移动带动吊杆和吊环向下移动,当吊环下移至桶盖上表面时,吊环卡在桶盖导孔之上,料钟停止向下移动,物料随料钟的下移自动进入进料管道。
有益效果:
a、该移料漏桶特别适于短距离移料卸料(尤其适合散状、粉末状物料),解决人工倾倒卸料操作难度过大的问题,提高了卸料效率,可实现物料装卸自动化和机械化。
b、可通过控制料钟下移距离控制卸料口物料流速,根据下一物料处理工序的工作负荷调整卸料速度。
c、该移料漏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使用过程中主要部件损耗极小,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移料漏桶结构简图。
图2为移料漏桶卸料工作状态简图。
图3为以夹块装置作为吊杆下移控制件的移料漏桶结构简图。
图4为以夹块装置作为吊杆下移控制件的移料漏桶工作状态简图。
图5为以插销作为吊杆下移控制件的移料漏桶结构简图。
图6为以插销作为吊杆下移控制件的移料漏桶工作状态简图。
图7为夹块装置结构简图。
1-料桶 2-卸料口 3-料钟 4-吊杆 5-桶盖 6-导孔 7-吊环 8-进料口 9-夹块装置 10-凹形板 11-螺栓 12-螺母 13-防滑垫片 14-插销 15-进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宗东方红锌业有限公司,未经师宗东方红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5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轴承全自动组装机输料滑道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递运输的瓶装酒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