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5310.7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5/02 | 分类号: | F24D5/02;F24D19/00;F24D19/10;F24J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再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机房、基站数量不断攀升,各大运营商每年用于通信局站空调的电能消耗占据总能耗的50%左右。为了节能减排,各大通信运营商分别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节能措施。相对通信基站而言就有新风节能方式、热交换节能方式、蓄电池恒温柜、空调外机喷淋、冷煤、电源休眠、提高功率因素、热自排方式等。但是还未考虑在节能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机房或基站内发热设备所释放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发热设备释放热量的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热风仓、送热管道和控制阀,所述热风仓与基站内部的排热管道连通,热风仓与排热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控制阀;所述热风仓通过多根送热管道与多个待供热区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收集热气体;第二部分设置有一用于过滤热气体的滤网,送热管道与热风仓的连接处均位于滤网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高效活性炭滤网。
进一步的,每根送热管道上均设置有一防火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需要与基站自排热节能系统配合使用,通过一与基站内的排热管道连通的热风仓收集基站内发热设备释放的热量,并将收集的热气体经过过滤处理后,排放到办公区域、大厅等其他待供热的区域。该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代替原有的暖气或空调取暖,大大减少了供热的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以通信基站为应用场合进行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在其他机房或厂房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站排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热风仓1、送热管道2和控制阀3,所述热风仓1与基站内的排热管道4,基站内安装了自排热节能系统,基站内的机架等发热设备的热量直接排出到排热管道中。此时,热风仓1则可以收集基站内排出的热气。热风仓1通过多个送热管道2与多个待供热区域连通,将热气排放到待供热区域,比如办公室、大厅、实验室等区域,为其取暖,从而取代暖气或空调取暖。热风仓1与基站内的排热管道4连接处设置有一控制阀3,用于控制是否将热气排放到待供热区域,比如无需供热的夏季等,则需要将控制阀3关闭,阻止热气排放。
为了保证排放到待供热区域热气的清洁度,所述热风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收集热气体;第二部分设置有一用于过滤热气体的滤网5,送热管道2与热风仓1的连接处均位于滤网5的下侧。
为了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所述滤网5为高效活性炭滤网。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性,每根送热管道2上均设置有一防火安全阀6。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5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