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4790.5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0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昕;桑权;张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18 | 分类号: | H01R39/18;H01R39/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的零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中的电刷。
背景技术
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因体积小、转矩大、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型遥控玩具业,此外,由于其具有较低的转动惯量而被应用在一些具有快速的起停响应要求的领域。
现有的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中的电刷如图3所示,该电刷1呈“V”形,在电刷的尾端设有向内的第一弯折部2,电刷的头部是平直的。电刷在空心杯永磁直流微电机的安装结构如图4所示,由于两个电刷头部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窄,而电机的换向器4由多个换向片构成,换向片之间存在凹槽5,当换向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装入两个电刷之间时电刷的头部容易卡入换向器的凹槽5中,使电刷头部弯曲变形,导致电机性能不良。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生产组装的精确度需很高,但实际操作时组装难度较大,转配不良率较高,可靠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向器装入电刷之间时难度大,容易造成电刷头部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刷,包括电刷本体,电刷本体呈“V”形,在电刷本体的尾端设有向内的第一弯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本体的头部设有向内的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与电刷本体头部的夹角a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刷,由于其头部设有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与电刷本体头部的夹角a为钝角,两电刷之间的间距的开口呈喇叭状,当换向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装入两个电刷之间时,换向器首先与电刷本体头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使换向器的凹槽能很好的避开电刷本体的头部,避免了因组装而造成电刷变形,有效的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减少了电刷变形的机率,保证了电机性能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换向器组装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刷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刷与换向器组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刷,包括电刷本体1,电刷本体呈“V”形,在电刷本体的尾端设有向内的第一弯折部2,在电刷本体的头部设有向内的第二弯折部3,该第二弯折部与电刷本体头部的夹角a为钝角。两电刷之间的间距的开口呈喇叭状。
当换向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装入两个电刷之间时,换向器4首先与电刷本体头部的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相接触,使换向器的凹槽5能很好的避开电刷本体的头部,避免了因组装而造成电刷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4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