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手机语音通话器的远程互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4522.3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余;姚敏;曹锋;李艺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同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陈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语音 通话 远程 互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互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手机语音通话器的远程互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之前,现有的基于手机网络的远程互动控制装置,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基于手机通讯模块和控制装置的模式,另一是利用双音频手机按键的控制模式。前者是将手机通讯模块和控制装置设计在一起,利用手机网络进行远程互动,但这种模式要求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放入电话卡,这既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不便和设备的成本,又没有充分利用用户手中的手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后者是直接利用手机的双音频特点,采用键盘进行控制,虽然该模式利用了用户手机,但是无法快速地进行设备的远程互动,同时,设备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曲线的信息的连续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基于手机语音通话器的远程互动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手机语音通话器的远程互动控制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有二套设备,每套设备中的控制模块直接连接语音通话器接口模块,语音通话器接口模块连接手机;二套设备中的手机通过手机网络进行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语音通话器接口模块、话筒模块、听筒模块、按键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受控制模块;语音通话器接口模块输入输出端与CPU的I/O管脚P1.1、P1.2和P1.3连接,话筒模块的输出端与CPU的I/O管脚P1.4连接,听筒模块的输入端与CPU的I/O管脚的P1.5和P1.6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输出端与CPU的数据线与地址线连接,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CPU的按键检测I/O管脚连接,受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和单片机分配的相应I/O管脚连接;所述语音通话器接口模块包括符合手机音频输入/输出的双音频接口、双音频4芯电缆、双音频接口;手机耳机接口连接符合手机音频输入/输出的双音频接口端口,符合手机音频输入/输出的双音频接口端口连接双音频4芯电缆,双音频4芯电缆连接双音频接口,双音频接口连接CPU的I/O管脚P1.1、P1.2、P1.3所述手机具有双音频耳机、话筒输入输出接口的耳机。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直接利用现有的手机语音通话器接口,适合绝大多数的手机用户;2.利用现有的手机通话功能及其网络,节约资源和设备自身成本;3.直接连接手机即可,不需要再次准备手机卡,方便用户使用;4.受控制模块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扩展,能够实现绝大多数电子产品的远程互动控制。5.控制时,能够方便的进行语音交流,同时在本地完成相应的控制动作,便于用户的正确控制。6.设有数据存储模块,能够通过批量数据、曲线对受控制模块进行程序控制。
本发明的其他具体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图1中控制模块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图1中语音通话器接口模块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图2中话筒模块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图2中听筒模块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图2中受控制模块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各部件如下:
放大电路1、模数转换电路2、数模转换电路3、分压限流电路4、驱动电路5、驱动电路6、驱动电路7、驱动电路8、驱动电路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同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同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4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