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防渗坝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3905.9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龙起煌;范福平;白学翠;雷声军;陈能平;陈毅峰;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E02B7/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00 碾压 混凝土 防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防渗坝,属于水坝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坝是最近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坝型,它既有土石坝施工机械容量大、大面积作业、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常态混凝土坝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这些优点主要得益于碾压混凝土坝较常态混凝土坝不一样的成层连续施工方式,这种成层浇筑法大大缩短了坝体的施工工期,由此带来一连串的经济效益,但也是因为这种成层浇筑的方式使得坝体层与层之间成为较薄弱的环节,无论是层间强度还是层间抗渗能力,都有可能是整个坝体的薄弱处。在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中,特别是在早期建成的碾压混凝土坝中,渗漏问题十分突出。可见,如何做好坝体防渗体系构建是碾压混凝土坝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随着筑坝技术的发展,碾压混凝土坝的最大坝高已开始突破200m,构建一套承受200m级水头的高碾压混凝土坝坝体防渗体系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防渗坝。从而为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的防渗提供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防渗坝,包括坝体;坝体的上游面设有防渗体,防渗体与坝体的结合面设有排水管网。
前述的防渗坝中,所述防渗体包括由下至上的高水头段、中水头 段和低水头段;高水头段防渗体厚度8m~14m,中水头段防渗体厚度3~10m,低水头段的防渗体厚度为0.8m~1.2m。
前述的防渗坝中,所述高水头段由坝体的上游面至防渗体的迎水面依次为下游变态混凝土层、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层、上游变态混凝土层和水泥基防渗结晶型防渗材料层;上游变态混凝土层内设有面层钢筋网。
前述的防渗坝中,所述中水头段由坝体的上游面至防渗体的迎水面依次为下游变态混凝土层、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层、上游变态混凝土层。
前述的防渗坝中,所述低水头段的防渗体由下游面变态混凝土层构成。
前述的防渗坝中,所述排水管网为圆形或矩形塑料盲沟管构成的网格状管网;管的内孔截面不小于60cm2;网格间距不小于2.4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适应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发展的需要,为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防渗体系设置提供了解决方案,体现了水头分段和“前堵后排、层层设防”的防渗设计理念,通过变态混凝土及二级配碾压混凝土构成坝体防渗的第一道防线,布设面层钢筋网提高变态混凝土的自身韧性,起到表面裂缝预防的作用,利用水泥基防渗结晶型防渗材料修补坝体表面可能产生的微裂缝进一步对坝体防渗进行加固。在对防渗体层层设防的基础上,设置了网格状坝内排水管网,对透过防渗层的水流进行排泄,起到有效降低坝内渗压作用,再次阻隔透过防渗层的水流向下游坝面的渗漏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渗坝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坝体,2-排水管网,3-高水头段,4-中水头段,5-低水头段,6-二级碾压混凝土层,7-上游变态混凝土层,8-水泥基防渗结晶型防渗材料层,9-面层钢筋网,10-下游变态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种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防渗坝,如图1所示,包括坝体1;坝体1的上游面设有防渗体,防渗体包括由下至上的高水头段3、中水头段4和低水头段5;高水头段防渗体厚度8m~14m,中水头段防渗体厚度3~10m,低水头段的防渗体厚度为0.8m~1.2m。防渗体与坝体1的结合面设有排水管网2。高水头段3由坝体的上游面至防渗体的迎水面依次为下游变态混凝土层1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层6、上游变态混凝土层7和水泥基防渗结晶型防渗材料层8;上游变态混凝土层7内设有面层钢筋网9。所述中水头段4由坝体的上游面至防渗体的迎水面依次为下游变态混凝土层10、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层6、上游变态混凝土层7。所述低水头段5的防渗体由下游变态混凝土层10构成。所述排水管网2为圆形或矩形塑料盲沟管构成的网格状管网;管的内孔截面不小于60cm 2;网格间距不小于2.4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