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料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93781.4 | 申请日: | 201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6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财;李元堂;刘晶晶;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D4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晶晶 |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废料箱。
背景技术
废料箱在机械行业车间通常用于存放铁屑、废旧棉丝或生活垃圾。传统的废料箱主要由箱体、上部的起重吊耳和设置在箱体下部的翻转吊耳构成。箱体用来装载废料,上部起重吊耳用作吊运时的挂钩,下部的翻转吊耳用作卸料时的辅助挂钩。倒料时通过吊起下部的翻转吊耳翻转箱体完成倾倒,整个过程需要辅助人员多次调整起吊机上的吊钩以使吊钩挂在翻转吊耳上。整个倾倒过程操作复杂,对起吊人员的技能要求高。除此之外,上述结构的废料箱在倾倒时定点性差,废料在倾倒后大多需要人工再清理再集中,存在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料箱,以简化倾倒操作,提高倾倒效率和倾倒定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料箱,至少包括上下端通透的箱壁和设置在所述箱壁下端的箱底,所述箱壁和箱底之间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旋合连接件、锁合所述箱壁和箱底的锁合件以及驱动所述锁合件开合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旋合连接件的一活动旋转端与所述箱壁下端连接,另一活动旋转端与所述箱底连接,所述箱底和所述箱壁均能绕所述旋合连接件的旋转轴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手柄、杠杆和连杆;所述杠杆经设置在所述箱壁上的支点轴与所述箱壁连接;所述驱动手柄经连接件与所述杠杆远离所述箱底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手柄驱动所述杠杆绕所述支点轴旋转;所述杠杆近所述箱底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合件铰 接;
所述锁合件,设置在所述箱壁和所述箱底未连接旋合连接件的位置处,在所述连杆的驱动下解除所述箱壁和箱底之间的锁合。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杠杆旋转方向上,其一端与所述杠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绳,所述箱壁上设有导向滑轮组,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滑轮,所述的两滑轮间距等于所述连接绳的外轮廓尺寸,所述连接绳设置在所述的两个滑轮之间。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其中,所述支点轴距所述杠杆近所述箱底的一端的长度小于所述支点轴距所述杠杆远离所述箱底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其中,所述杠杆旋转方向上还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固定在所述箱壁上。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其中,所述箱壁和所述箱底均采用槽钢焊接结构为骨架,所述箱壁骨架四周由蒙皮包裹;所述箱底骨架一侧设有蒙皮。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其中,所述箱壁骨架的下端用于连接所述锁合件一侧的槽钢的槽口朝向所述箱壁外侧设置;所述箱底骨架中对应侧槽钢槽口也朝向所述箱壁外侧。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其中,所述锁合件为长形片状锁合片,所述锁合片一端与一轴杆固定,该轴杆设置在所述箱壁下端开设的与所述轴杆相适配的孔中;所述锁合片的中部与所述连杆铰接,另一端设有锁钩;所述连杆推动或拉回绕所述轴杆轴线旋转的所述锁合片,所述锁合片的锁钩脱离或锁合所述箱底的锁合边缘。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优选地,所述箱壁的上端设有吊耳。
如上所述的废料箱,优选地,所述箱底背向所述箱壁的一侧设有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箱壁与箱底分离并通过开合机构实现连接,使得箱底可绕箱壁旋转打开或关闭。废料箱在被吊起倾倒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驱动手柄即可打开箱底,废料在自重作用下从废料箱内卸出,卸净废料后将箱体和所述箱底锁合即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废料箱一次起吊即可完成卸料,不需要人员参与调整,提高了卸料效率。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废料箱还能实现定点倾倒,解决了传统废料箱在倾倒废料时位置不能准确控制的弊端,减少后续人工再清理、再集中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料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废料箱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废料箱的旋合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废料箱的箱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废料箱的箱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废料箱的锁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培酮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接收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