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噪放压加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93465.7 | 申请日: | 201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滨周;王志勇;彭伟红;张会强;李康正;陈庆华;江谷余;杨庆华;侯建华;张会芹;张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滨周 |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 地址: | 457322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噪放压加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工业油井用的加药设备,尤其是一种降噪放压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开发已经进入到三次采油阶段,由于油稠、结蜡、结垢等原因,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开发。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根据不同井的生产现状,进行不同的定期定量的向油井套管内加入化学药剂,来维护油井正常生产。一般的加药装置为一个简单的弯漏斗,由于套管内有大约0.05兆帕左右的天然气外溢,一方面加药时套管放气噪声大、噪声引起的耳鸣、头晕,另一方面加入的药剂易被天然气顶出,不仅达不到加药的效果,还会加大成本的支出和造成药剂的浪费,给环境及大气造成污染,而且天然气中含有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还会引起胸闷、恶心、头晕,硫化氢剧毒等伤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放压加药装置,该装置总结了以往的加药装置优缺点,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从安全上充分考虑“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解决了药液从加药装置中喷出污染环境,排放套管气时的噪声污染问题,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职业病防范能力,解决了排放套管气引起操作人员天然气甲烷中毒、可能发生的硫化氢剧毒致人重大伤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噪放压加药装置,它包括加药导管,所述的加药导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加药导管穿装在第一消声套管内并与第一消声套管固定连接,在第一消声套管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阻流板、伞形分离集气帽、第二消声套管和第一集气帽;所述的阻流板和第一消声套管固定连接;伞形分离集气帽的底面半径小于第一消声套管的内径,伞形分离集气帽边缘有一部分和第一消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消声套管的出口和伞形分离集气帽的内面固定连接,在第二消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消声套管;第三消声套管的出口和第一集气帽固定连接,在第三消声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二集气帽,第二集气帽的顶部开孔与集气排气管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的集气排气管的出口穿过第一集气帽,并与第一集气帽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集气帽和第一消声套管的出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阻流板为圆弧形。
进一步,所述的加药导管上设置有加药漏斗。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集气帽和第二集气帽为伞形结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集气排气管上连接一定长度的胶皮管,可以将油井内的有害气体引到井场下风口处,这样可以避免排放套管气引起操作人员天然气中毒。
2、本实用新型是液体由加药导流管直接流入油套环形空间,避免了气体进入加药导流管,将药液从加药装置中喷出污染环境。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伞形分离集气帽解决了药物浪费的问题,它是当油套环形空间内的气体携带小液滴上升到井口套管后流经挡板,可以阻挡并分离一部分气体中的小液滴,气体流经伞形帽,经过分离的气体经排气管排出,气体中分离出的药液汇聚后流回井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降噪放压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导管1,所述的加药导管1上设置有控制阀2,加药导管1穿过第一消声套管4的管壁,进入第一消声套管4内部并与第一消声套管4固定连接,在第一消声套管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阻流板3,伞形分离集气帽5、第二消声套管6和第一集气帽9;第二集气帽8的顶部开孔与集气排气管10的进口固定连接,集气排气管10的出口穿过第一集气帽9,并与第一集气帽9固定连接,第一集气帽9和第一消声套管4阻流板3为一圆弧形的钢板,内径和第一消声套管4的内径大小一样,固定连接在第一消声套管4的内壁上。所述的集气排气管10的出口穿过第一集气帽9,并与第一集气帽9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集气帽9和第一消声套管4的出口固定连接。
伞形分离集气帽5的底面半径小于第一消声套管4的内径,伞形分离集气帽5边缘有一部部分和第一消声套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起阻止气流通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滨周,未经徐滨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机械式胰岛素注射泵
- 下一篇: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打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