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操控的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3432.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思思;邱懿武;邵诗怡;应放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2 | 分类号: | A61G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操控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疾人代步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操控的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身体行动不便或者有残疾的人的康复及代步工具,通常的轮椅是通过乘坐者的手转动轮椅的手轮圈,使轮椅转动前行,转动手轮圈时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轮椅的操作控制非常困难。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333139,授权公告日2009年10月28日,公开了一种手摇轮椅,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所述的车架主体下方的万向轮以及车轮,所述的车架主体的两侧扶手边各设置有小手轮,所述的小手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的车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被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该实用新型与传统轮椅相比具有省力的优点。不足之处是,用于摇动的小手轮设置于车架外侧,操控轮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轮椅操控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操控的轮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操控的轮椅,包括:车架、设于车架上的座椅、设于车架后部的后轮、设于车架的前轮轴两侧的两个前轮,还包括竖直地设于座椅前部的两个可转动的手摇杆,两个手摇杆上端分别设有曲柄,两个手摇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两个前轮转动。
手摇杆的设置用于使轮椅乘坐者转动手摇杆,传动装置驱动两个前轮转动从而带动轮椅前行。
例如,同时顺时针旋转两个手摇杆,轮椅前进;轮椅需要向左转弯时,左侧的手摇杆停止转动,顺时针旋转右侧的手摇杆,则轮椅实现向左转弯的操作。当轮椅需要后退时,同时逆时针旋转手摇杆。手摇杆设置于座椅前部,操控轮椅的前进,转向,后退非常方便,并且卫生性好,传动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手摇杆下端的锥形驱动齿轮和前轮的轮轴上的相啮合的被动齿轮。驱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具有操控容易,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曲柄包括手柄和转臂,手柄和转臂通过转轴相连接。需要摇动手摇杆时将手柄打开使其与转臂呈直角的稳定状态;当不需要摇动手摇杆时将手柄与转臂折叠在一起。
作为优选,转臂为可伸缩套管结构。可伸缩套管结构使得转臂的长度可以调节,转臂越长越省力,可以根据乘坐者的需要而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曲柄上设有曲柄帽,曲柄帽套在手摇杆上端,曲柄帽上设有通孔,手摇杆上设有相对应的凸起。当需要摇动手摇柄驱动轮椅前行时,将手摇杆上的凸起穿过曲柄帽上的通孔,此时摇动曲柄驱动轮椅前进。当不需要摇动手摇柄驱动轮椅前行时,将手摇杆上的凸起脱离曲柄帽上的通孔,曲柄帽与手摇杆为有间隙的套接,车轮转动不会带动曲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后轮为万向轮。后轮为万向轮,轮椅转动更加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手摇杆上设有刹车钳,刹车钳与刹车线上端相连接,刹车线下端分别与设置在左、右前轮的轮毂上的碟刹装置相连接。刹车钳、刹车线和碟刹装置的设置用于分别控制两个前轮的制动,该设计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及时控制前车轮的运动,有效避免轮椅运动失控的危险出现。碟刹装置包括碟刹片和碟刹器。碟刹装置具有刹车性能好,操作容易的特点。
作为优选,车架与前轮、后轮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设置减轻了轮椅的震动对乘坐者的影响,乘坐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车架的脚托架上设有可拆卸脚托。脚托方便乘坐上、下轮椅,也可以用于放置乘坐人的脚,如果乘坐人的脚不需要放置在脚托上,则可以将脚托拆卸下来,或者根据乘坐人的需要而固定到合适的位置。
作为优选,座椅两侧设有护裙网。护裙网可以有效防止衣物夹到车轮里,并且通气性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操控轮椅方便;(2)能够减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轮1,车架2,手柄3,驱动齿轮5,被动齿轮6,转臂7,手摇杆8,脚托架9,座椅10,曲柄帽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