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内管的输尿管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3357.X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李超志;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26 | 分类号: | A61B1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内管 输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带内管的输尿管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尿管镜手术设备主要是用输尿管镜,输尿管镜使用根据术中需要调节冲水压力来保持视野清晰。通常采用液压灌注泵向窥镜加水冲洗和用50ml注射器从输尿管镜桥侧孔加压注水的方法或有些医生通过旁置输尿管导管持续顺行灌流保持视野清晰,灌注压力越高,肾脏损伤越重,恢复越慢。但在结石较大、结石嵌顿,或输尿管粘膜出血、输尿管炎症严重时,压力不足时出现视野不清,压力太大时又可能把碎结石或小结石逆行冲入肾盂,或导致反流性感染,此外,有研究表明生理盐水逆行灌洗以保持清晰的视野,可导致肾盂压力升高,若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可引起肾脏破裂。旁置输尿管导管持续顺行灌流对于大结石或嵌顿性结石置管不一定成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内管的输尿管镜,解决了现有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时窥镜清洗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在窥镜内加内管,自由伸缩,清洗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内管的输尿管镜,包括鞘管、冷光源接头、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和目镜,鞘管前端为细管,鞘管后端外壁上连接目镜,目镜上套有目镜罩,鞘管外壁上设有冷光源接头,鞘管后端与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卡和连接,所述的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设有两个器械通道阀门,一个通入钬激光光纤,另一个通入内管,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外壁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内管后端连接注射器,前端插入到鞘管内,所述的内管前端开口。
所述的内管直径为1-1.3毫米。
所述的内管为PVC所制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在输尿管内加以内管,因为输尿管内冲洗管位于输尿管镜里面可以自由调整导管前端位置,若结石较大,直径超过1cm以上,或者直径小于1cm的嵌顿性结石,可调整输尿管内冲洗管前端位于输尿管与结石之间,因为输尿管内冲洗管管腔相对较细,水流压力不会很大,导管前端位于输尿管与结石之间,冲洗水流定位准确,完全可以保持输尿管镜镜头及钬激光光纤与结石三者之间的局部视野清晰。若结石较小,或大结石碎成几个小结石之后,向上插入输尿管内冲洗管使其前端越过结石上方约2cm处,此时导管本身可以阻止结石上移,持续导管内冲水,水流在输尿管内顺行而下,也可以阻止结石上移。这样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结石不易向上进入肾盂,且能保持视野清晰,预防反流性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带内管的输尿管镜,包括鞘管1、冷光源接头2、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3和目镜4,鞘管1前端为细管,鞘管1后端外壁上连接目镜4,目镜4上套有目镜罩,鞘管1外壁上设有冷光源接头2,鞘管1后端与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3卡和连接,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3设有两个器械通道阀门5,一个通入钬激光光纤,另一个通入内管6,器械通道阀门转接头3外壁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内管6后端连接注射器9,前端插入到鞘管1内,内管前端开口。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中输尿管镜抵达结石下方后,将内管自输尿管镜操作孔置入输尿管镜,若结石直径超过1cm以上,或者直径小于1cm的嵌顿性结石,冲洗管前端开口位于结石与输尿管镜之间;若结石直径小于1cm无嵌顿,或直径超过1cm结石碎成几个小结石之后,冲洗管前端越过结石上方约2cm处冲洗管开口位于输尿管镜头与结石之间,助手经冲洗管末端持续推注生理盐水,术者在冲洗管内水流冲洗视野下连续碎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过程中输尿管镜内冲洗管的使用可以阻止结石上移,且能保持视野清晰,预防反流性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器
- 下一篇:多功能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