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墨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2815.8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家斌 |
主分类号: | B41F31/26 | 分类号: | B41F3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墨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墨辊,属于印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串墨辊在工作时既要做横向左右移动输纸,又要同时做圆周旋转运动。如附图1所示串墨辊1的转动是采用花键轴作为与齿轮同步运动的联动件,花键套3装在串墨辊1的轴颈2上,用直径5mm的圆锥销5穿通轴颈2和花键套3的圆心部位,进行定位和传递旋转扭矩力。此零件原设计有一个弱点,串墨辊轴颈2的直径只有21mm,而在花键套3与轴颈2连接定位时,却还要在轴颈2的过圆心部位钻出直径为5mm的圆锥通孔,这样就明显地削弱了轴颈2的机械强度。串墨辊1在工作时要承受匀墨辊与靠版辊等来自不同方向的挤靠和滚动压力,轴颈2钻了圆锥孔的部位,就成了串墨辊机械强度最弱的部位包装机械,所以在运转中胶辊间的压力稍微大一点,就会引起该部位的弯曲变形以致断裂,或者虽然胶辊的压力正常,但是零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被钻孔的部位更容易产生疲劳收购,导致强度降低,从而轴颈经常发生折断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机械强度的串墨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轴颈、花键套、螺钉,所述花键套包括圆台;所述圆台上设有沉头孔;所述串墨辊本体端面上设有与沉头孔等距的螺孔;所述花键套通过螺钉插入沉头孔和螺孔内固定在串墨辊本体上;所述圆台外径为55~65mm。
优选的,所述沉头孔和螺孔的数量分别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圆台外径为60mm。
优选的,所述螺钉为内六角螺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串墨辊经,可以避免在轴颈上钻圆锥孔和使用圆锥销,大大地提高了串墨辊的机械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串墨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串墨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串墨辊本体;2、轴颈;3、花键套;4、圆台;5、销轴;6、内六角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串墨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墨辊,包括串墨辊本体1、轴颈2、花键套3、内六角螺钉6,所述花键套3包括圆台4;所述圆台4上设有沉头孔;所述串墨辊本体1端面上设有与沉头孔等距的螺孔;所述花键套3通过内六角螺钉6插入沉头孔和螺孔内固定在串墨辊本体1的端面上;所述圆台4外径为60mm;所述沉头孔和螺孔的数量分别为四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串墨辊经,可以避免在轴颈上钻圆锥孔和使用圆锥销,大大地提高了串墨辊的机械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任何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的移动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家斌,未经吴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2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主流道用硅溶胶浇注用料
- 下一篇:一种分析高数值孔径成像系统空间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