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席型的座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0859.7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24 | 分类号: | B60N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席型 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席型的座椅装置,其保持乘坐人员的站立姿势。
背景技术
当前,在产业车辆等中存在以站立姿势驾驶的车辆,提出了在以该站立姿势驾驶的情况下的座椅装置。该座椅装置具有由靠背部和座椅部形成的靠背垫部,该靠背垫部经由升降调整机构而安装在驾驶席上。这样,可以选择驾驶姿势,从而使经过长时间驾驶造成的乘坐人员的疲劳得到减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252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该现有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仅通过靠背垫的保持背部及臀部的面符合臀部形状的结构、以及使靠背垫具有升降功能,无法使乘坐人员的脊柱保持步行时这种理想的S字形。其结果,腰椎相对于步行时呈倾斜角大的后倾,腰椎总是成为被弯曲状态。因此,存在伴随着乘坐时间变长而对腰部产生不适感的担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席型的座椅装置,其可以减低长时间驾驶时的腰部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其具有支撑乘坐人员的臀部的座椅就座面部,保持乘坐人员的站立姿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就座面部具有:就座面后部,其支撑乘坐人员的从尾骨部至坐骨下部;以及就座面前部,其配置在该就座面后部的前方,并沿就座面后部的延伸方向延伸,支撑乘坐人员的大腿部,构成为在乘坐人员乘坐于座椅就座面部时,所述就座面后部相对于就座面前部,在座椅就座面部 的正交方向上配置在下方,并且在就座面后部和就座面前部之间的交界部分产生台阶,并且,所述座椅就座面部朝向前斜下方倾斜配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被就座面后部支撑的乘坐人员的坐骨下部,被台阶从座椅就座面部的前方及下方支撑,从而尾骨部被抬高。这样,体重的重心轴,在侧视图中观察从就座时的尾骨后方位置朝向股关节部位置附近而向前方移动,其结果,可以使骨盆整体稳定地保持为接近于人体步行时的起立状态。因此,可以使长时间乘坐所造成的腰部的不适感得到减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乘坐人员在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上乘坐状态下的座椅就座面部和乘坐人员的腰部骨骼之间关系的模式的侧面图。
图3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装置而示出的人体步行时的骨骼构造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乘坐人员在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上乘坐时的骨骼构造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图3中I部所示出的骨盆状态的扩大图。
图6是表示图4中II部所示出的骨盆状态的扩大图。
图7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装置而示出的通常乘坐时的骨骼构造的侧面图。
图8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座椅装置上,相对于座椅就座面的前倾倾斜角度的下肢自重分担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沿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的设置状态的图10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装置的变形例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席型的座椅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该座椅装置,虽省略了图示,但例如可以适用于驾驶员(乘坐人员)在站立状态下进行驾驶操作的产业车辆等。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作为通常使用的立席用的椅子使用,乘坐人员可以在保持站立姿势的状态下就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0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铬酸雾过滤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汞电极的汞废液收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