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90380.3 | 申请日: | 201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胡炫;张裕峰;钱诗宝;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级联 高压 变频器 速度 传感器 矢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的高压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属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级联高压变频调速是近些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调速技术。通过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解决了大功率风机、泵类的软起动和调速问题,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高压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广泛采用恒压频比控制,即V/F控制,通常采用开环恒压频比及低频电压补偿技术,适合于风机,水泵等对调速系统动态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然而针对轧钢机、卷扬机等调速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优良控制性能的矢量控制级联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
自20世纪70年代西门子的F.Blaschke提出矢量控制技术以来,矢量控制以其优越的转矩控制性能,使交流传动系统的动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了确定定子电流矢量的方向和建立速度闭环反馈就必须获得转速信号,通常采用光电编码盘的速度传感器进行转速检测。然而速度传感器在安装、维护、易受环境影响等方面严重影响了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简便性、廉价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像高压变频器应用环境比较复杂的场合,速度编码器的测量精度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因此,研究应用于级联高压变频器的高压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安装速度编码器所带来的弊端,并且能估计电机的磁链及转速,改善电机在启动、调速、稳态运行时的静动态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如下:
一种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包括采样模件,用 于采集三相输出电压传感器信号和两路输出电流传感器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模件,主控模件通过转换模件与多个功率单元相连,多个功率单元通过光纤与转换模件通信。
主控模件:用于存储运行矢量控制中的核心算法模块;
转换模件:与主控模件相连,将主控发出的信号传输给功率单元;
多个功率单元:通过光纤与转换模件通信。
前述的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件同时与外部模拟量信号相连。
前述的基于级联高压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件通过IO模件与上位机监控界面、DCS系统、本地监控系统、外部开关量信号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合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需要,该系统采集三相输出电压传感器信号,两路输出电流传感器信号,通过矢量控制算法实现三相PWM输出。
采用一种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来辨识异步电机转速,以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磁链电流模型为可调模型,以改进的转子磁链电压模型为参考模型,采用Popov超稳定理论,根据参考模型与可调模型的转子磁链角度差所确定的自适应规律,使得辨识转速与真实转速无限接近,从而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来辨识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将检测的电机定子相电压和相电流无需经过特殊滤波处理,经Clarke变换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电压电流信号uα、uβ、iα、iβ,采用改进的电压磁链模型对转子磁链进行观测。
通过一种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转速辨识环节得到的电机转速反馈值,与给定的速度参考值比较,得出的转速偏差经PI控制器,并计算得到定子相电流转矩分量iTref;将采样得到的电机定子三相电流无需特殊滤波处理直接经过Clarke与Park变换得到M、T旋转坐标系下的励磁电流分量iM和转矩电流分量iT值,iM和iT分别与励磁电流参考信号iSM*和转矩电流参考信号iST*比较并进行PI控制,得到M轴和T轴电压分量VMref和VTref。之后,将VMref和VTref经Park逆变换和Clarke逆变换得到三相正弦电压参考信号VAref、VBref和VCref,送往移相式SPWM分配板,利用移相SPWM控制技术对级联功率单元进行控制,达到控制 电机转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0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晶体谐振器镀膜夹具承载工装
- 下一篇:组串型光伏逆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