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内管免钻塞分级注水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8838.1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勇;徐敏生;胡再杰;欧方军;魏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成林高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内管免钻塞 分级 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井完井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工艺中的无内管免钻塞分级注水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开采逐步进入中后期,水平井完井成为了油田开采和稳产的主要方式。随着水平井钻井工艺的日趋成熟,但完井技术还未完善配套。例如现有的注水泥装置主要包括打捞总成、循环总成、封隔总成,其中,循环总成由外管、外管上导流孔以及设在导流孔部位的开闭活塞组合,打捞总成为一个打捞筒,打捞筒底部设有与外管锁定为配合的凸沿,打捞筒凸沿以上的部分的外径小于外筒内径,封隔总成连接在循环总成的下部。这种结构的装置本身不带有盲板,在水平井裸眼防砂完井需要钻塞工序中存在占井周期长和卡钻风险,同时还存在水平段钻屑清理不净和钻伤完井管柱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免钻塞完井技术的调研,各种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在保留免钻塞技术优点的基础上,解决目前有内管免钻塞固井存在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较为先进的免钻塞完井技术,使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工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优化,促进完井技术更为成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固井工艺兼容性好,封隔效果好,装置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水平井筛管顶部无内管免钻塞分级注水泥装置。
其技术方案包括打捞总成、循环总成、封隔总成,其中,循环总成由外管、外管上导流孔以及设在导流孔部位的开闭活塞组合,打捞总成为一个打捞筒,打捞筒底部设有与外管锁定为配合的凸沿,打捞筒凸沿以上的部分的外径小于外管内径,封隔总成连接在循环总成的下部,在循环总成和封隔总成对接部设有盲板,在盲板与打捞总成对接处设有胶筒胀封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免钻塞技术优点的基础上,解决目前有内管免钻塞固井存在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较为先进的免钻塞完井技术,使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工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优化,促进完井技术更为成熟。其结构设计合理,固井工艺兼容性好,封隔效果好,装置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装置整体由打捞总成7、循环总成8、封隔总成9、下接头10组成。其中,循环总成由外管(即循环总成8)、外管上导流孔以及设在导流孔部位的开启活塞3、闭合活塞2。打捞总成为打捞筒1,打捞筒底部设有与外管定为配合的凸沿,打捞筒凸沿以上的部分的外径小于外管内径。封隔总成为胶筒6组合,其连接在循环总成的下部。在循环总成和封隔总成对接部设有盲板5,在盲板与打捞总成对接处设有胶筒胀封通道4。
工作过程如下:装置随完井管柱下入,下完完井管柱后,由地面向完井管柱内打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胶筒胀封通道打开,稳压一定时间,胶筒胀封;继续向管内打压到一定值后,开启活塞打开,由此建立了固井循环通道,开始固井,当水泥浆全部被顶替到管外时,开始碰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稳压一定时间,关闭活塞关闭,管内和管外完全隔离;下打捞管柱打捞装置内的免钻附件,形成管内上下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成林高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成林高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8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井用油管单流器
- 下一篇: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密封悬挂一体化井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