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乐调标记的二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8141.4 | 申请日: | 201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昱成;陈忠浩;刘曼琳;徐乐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山区昱成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G09B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乐调 标记 二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胡乐器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乐调标记的二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二胡装置一般如图1所示,其包括共振筒110,在低端固定该共振筒110的主撑杆140,在主撑杆140顶端设置两个弦轴120,以及通过弦轴端部与共振筒110蒙有蛇皮的鼓面底部连接的两根琴弦130,即内弦和外弦,一般通过一千片133定音并拉向所述主撑杆140。
现有技术的二胡作为一种中国民间传统乐器,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结构构成;由于二胡靠胡弓150的丝簇(通常用马尾鬃)摩擦内弦或外弦,并通过共振筒放大发声,内弦和外弦的发音音高是通过把持主撑杆的手,通过手指在不同把位按压,调整内弦和外弦的振动发声的弦长度,通过胡弓摩擦内弦或外弦实现音乐的演奏。
但现有的二胡中弦长度把握需要经验摸索,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把位的位置,由此造成目前二胡学习中的难度,很多初学者由于这种无法自我确定的学习方式很快就放弃了学习和练习。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乐调标记的二胡,改进二胡不带乐调标记的特点,实现一种能够带乐调标记、尤其适合于初学者的二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乐调标记的二胡,其包括支撑连接共振筒、弦轴和琴弦的主撑杆,其中,在所述主撑杆上设置有一具有把位标记线的乐调把位结构。
所述的二胡,其中,所述乐调把位结构设置为一圆筒部件,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把位标记线,所述圆筒部件与所述主撑杆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二胡,其中,所述主撑杆上设置有细杆部,用于适配所述圆筒部件;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径与所述主撑杆的外径一致。
所述的二胡,其中,在所述细杆部与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卡合齿部,并对应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不同乐调的把位标记线。
所述的二胡,其中,所述把位标记线设置为竖向设置的6组,每组宽度为1厘米。
所述的二胡,其中,相邻组的不同乐调之把位标记线标记为不同颜色背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乐调标记的二胡,由于采用了在主撑杆上设置的具有把位标记线的乐调把位结构,实现了方便初学者的参照学习,将使二胡形成更为容易普及的中国民间乐器。
本实用新型带乐调标记的二胡进一步的好处是,通过在主撑杆上设置适配的圆筒部件,可以方便的转动实现对不同乐调的把位参照,方便了初学者的学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二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乐调标记的二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乐调标记的二胡支撑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乐调标记的二胡圆筒部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胡的乐调标记线示例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乐调标记的二胡,尤其适用于初学者,如图2所示,其包括支撑连接共振筒210、弦轴220和琴弦230的主撑杆240,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主撑杆240上设置有一具有把位标记线的乐调把位结构,具体地,可以是将把位标记线刻在主撑杆240上,所述把位标记线的设置可以如图5所示,将各种调式预先标记到主撑杆240上对应音高的把位位置上,如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二胡的学习者可以根据把位标记将手指大致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再行磨炼和学习即可习得具体地准确把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胡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乐调把位结构还可以设置为一圆筒部件251,在所述圆筒部件251的外壁上设置有如图5所示的把位标记线,同时所述圆筒部件251与所述主撑杆240可相对转动装配,这样就可以将各种调式,例如降B调、A调、G调等等各种调式的不同把位位置图都图示到圆筒部件的外壁上,通过旋转该圆筒部件251即可将对应的调式旋转到演奏时正面对使用者的位置。为实现上述具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二胡在主撑杆上对应位置需要下沉设置,例如将木质主撑杆加工细,或采用金属主撑杆在细部可以螺接等方式制成,由所述圆筒部件251装配到所述主撑杆的对应细杆部241内时,如图3所示,所述圆筒部件251的外径与所述主撑杆240的外径大致一致,以方便手把位操作时的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山区昱成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未经深圳市南山区昱成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8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把手
- 下一篇:具有消毒功能的财会用储物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