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溜车装置的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7970.0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金;刘士松;胡庆邦;吴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防溜车 装置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尤其是一种带有防溜车装置的升降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车间里,喷蜡室并不设置于地面上,若要将成品车身由地面运送至喷蜡室,则需通过升降机来将成品车身从地面承载轨至喷蜡室承载轨道的运送。成品车身固定于滑撬上,滑撬通过电机驱动并可在地面承载轨、升降机承载轨和喷蜡室承载轨上进行滑移运动,当滑撬从地面承载轨移动至升降机承载轨上后,升降机上升至喷蜡室承载轨所在平面,此时,滑撬从升降机承载轨滑移至喷蜡室承载轨上并运送至喷蜡室内。为了避免滑撬自地面承载轨移动至升降机上的过程中发生出轨问题,通常在升降机承载轨上设有电子式感应器来感应滑撬的位置,当感应器感应到滑撬位置靠近升降机承载轨的出口处时,将有相应的电机旋转停止器来控制电机的旋转。但是,感应器和电机旋转停止器作为一个电子产品,不仅对生产环境要求高,而且还存在一定误差及故障率。如果感应器判断滑撬位置有误,或电机旋转停止器的启动不够及时,都可能导致滑撬在升降机上升下降过程中发生脱轨等翻车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机械式,安全性高,且能有效防止溜车事故发生的带有防溜车装置的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防溜车装置的升降机,包括有升降机本体,升降机本体上设有升降机承载轨,还包括有铰接于升降机本体上的防溜车摆杆,该防溜车摆杆位于升降机承载轨的下方,防溜车摆杆的重心与交接防溜车摆杆铰接轴相偏离,在自然状态时,防溜车摆杆上端部位于升降机承载轨处,防溜车摆杆下端部的下方设有驱动防溜车摆杆摆动的顶块。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溜车摆杆由限位杆和与限位杆呈120°-150°夹角相交的顶位杆组成,所述铰接轴设于顶位杆上,所述防溜车摆杆的重心位于顶位杆所在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和顶位杆间的夹角为14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溜车摆杆由限位杆和顶位杆组成,这样可以保证防溜车摆杆受重力影响摆动并使限位杆上翘时,位于顶位杆下方的顶块不位于限位杆下方,也即位于限位杆的侧边,由此使得顶块驱动顶位杆摆动时,顶块对顶位杆所施加的作用力方向不会与限位杆的轴线相重叠,进而避免了顶位杆摆动时出现卡死的问题。限位杆和顶位杆间的最优选夹角为140°。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溜车摆杆下端部和顶块间为斜面配合,其中,该斜面可以设于顶块的上部,或者溜车摆杆下端部和顶块上部均设有相适配的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溜车摆杆的重心位于限位杆上时,为避免顶块对顶位杆所施加的作用力方向与顶位杆的轴线相重叠,而防溜车摆杆和顶块间相互抵触的端部采用斜面配合,进而避免了顶位杆摆动时出现卡死的问题。其中,防溜车摆杆和顶块间的斜面配合,为防溜车摆杆上与顶块相抵触的端部设有斜面,当防溜车摆杆下落时,所述斜面与顶块相抵触,从而使得防溜车摆杆所受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所述斜面,由此该作用力方向不与顶位杆的轴线相重叠。
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轴上设有轴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套套设于铰接轴上,该轴套能保证铰接轴工作时所受摩擦力更小,且也更不容易发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升降机本体上升时,自然状态下的防溜车摆杆受重力作用发生摆动,达到力平衡后,防溜车摆杆的上端部会摆至升降机承载轨处,该上端部可以摆至升降机承载轨内或下方且位于滑撬的运动轨迹上,由此可对运动至此处的滑撬进行限位,避免因为电子系统的问题而导致的滑撬脱轨等翻车事故。当升降机本体下降时,防溜车摆杆的下端部将与顶块相抵靠,此时顶块将驱动防溜车摆杆发生摆动,从而使上端部摆动并脱离升降机承载轨内或下方的位置,解除防溜车摆杆对滑撬的限位。该方案结构简单,纯机械式机构,无需担心出现电子误差或故障,可以提供升降机的安全性,有效防止和避免滑撬的溜车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溜车摆杆和顶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7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