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防水结构的轮毂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6159.0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光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2014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防水 结构 轮毂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已经作为汽车行业颇具前瞻性的发展力量开始走上行业舞台,其中,电驱动汽车的发展较为瞩目。轮毂电机作为电驱动汽车中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也得到了持续发展。但是轮毂电机的结构导致其实用性受到较大的局限。
传统电机在使用时,由于钢铸件主体的磨损和密封部件的老化,使得运行环境中的杂物碎屑或粉尘颗粒会有较多机会进入电机内部,在这种情况下电机的运行状况容易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将损坏电机。常见的轮毂电机也不能避免这类问题。轮毂电机内嵌于汽车车轮内,而汽车车轮部分要面对的是多变的路况,其中粉尘颗粒和轮轴的磨损产生的硬质碎屑也时刻考验着电机的性能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防水结构的轮毂电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防水结构的轮毂电机,包括一轮毂和一轮毂电机主体,所述轮毂电机主体包括一轮毂电机转子、一轮毂电机定子,所述轮毂电机转子与一转子托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托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凸起,所述轮毂上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对应的环状凹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环状凹陷相互嵌套形成迷宫密封结构;
所述轮毂电机定子设有一定轴,所述定轴穿过所述转子托架与所述轮毂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时在轮毂电机主体与轮毂的连接方式上使用了迷宫密封结构,该结构使得粉尘颗粒很难侵入电机内部,也可以有效防止水渗入电机内部,大大降低了电机内部受到腐蚀的几率,保证电机的运行稳定。同时,由于迷宫密封结构的嵌套间隙比较小,因此其中由于长时间使用而积累的固化物也不能形成一定规模,对电机的运行无法造成阻碍。
所述转子托架与所述轮毂电机转子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式紧固连接。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无法透过紧固点的间隙渗入电机内部。
所述转子托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环状凸起,所述轮毂上设有与至少两个所述环状凸起对应的两个所述环状凹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环状凹陷相互啮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迷宫密封结构中的间隙小于0.4mm,优选0.24~0.27mm。这样既易于制造,又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
所述轮毂的盘面中心部位设有一轮毂定位轴承,所述定轴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子托架与所述轮毂定位轴承紧密连接;所述定轴的另一端穿过一悬架定位轴承连接一悬架,所述悬架与所述轮毂分别设置于所述轮毂电机主体的两侧。电机工作时,通过轴承使转子可以顺利带动轮毂转动。由于悬架定位轴承和轮毂定位轴承设置在电机主体的两侧,因此电机维护时,可以不拆解定子和转子,既方便又避免增加安全隐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迷宫密封结构来辅助连接电机和轮毂,保证了电机的工作环境相对干净,避免颗粒状粉尘和水的侵蚀而引起的各种电机故障;并且由于将轴承设置在电机主体的两侧,因此维护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设有防水结构的轮毂电机,包括一轮毂电机主体和一轮毂2,轮毂电机主体包括一轮毂电机转子3、一轮毂电机定子4,轮毂电机转子3与一转子托架5连接,转子托架5上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凸起6,轮毂2上设有与环状凸起6对应的环状凹陷7,环状凸起6与环状凹陷7相互嵌套形成迷宫密封结构;
轮毂电机定子4设有一定轴8,定轴8穿过转子托架5与轮毂2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时在轮毂电机主体与轮毂2的连接方式上采用了迷宫密封结构,该结构使得粉尘颗粒很难侵入电机内部,也可以有效防止水渗入电机内部,大大降低了电机内部受到腐蚀的几率,保证电机的运行稳定。同时,由于迷宫密封结构的嵌套间隙比较小,因此其中由于长时间使用而积累的固化物也不能形成一定规模,对电机的运行无法造成阻碍。
转子托架5与轮毂电机转子3之间的连接为密封式紧固连接。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无法透过紧固点的间隙渗入电机内部。
转子托架5上设有至少两个环状凸起6,轮毂2上设有与至少两个所述环状凸起6对应的两个环状凹陷7。环状凸起6与环状凹陷7相互啮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迷宫密封结构中的间隙小于0.4mm,这样既方便制造,又可以起到较好的阻隔颗粒状灰尘和防水作用。实际制造时可以选择0.24~0.2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6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