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液面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933.6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林;王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47 | 分类号: | E21B47/04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液面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液面深度的连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过程中,测试油井液面恢复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在一天或几天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多次重复测量抽油机井环空液面深度。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方式:测试人员利用液面测试仪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人工测试,测试完成后,将仪器内的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的计算机内。以上测试方法缺点为:人工测试成本较高,不能实时连续监测液面动态变化;测试受环境天气影响大;后期维护困难;使用的间接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液面测试仪。主要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人工测试成本较高,不能实时连续监测液面动态变化;测试受环境天气影响大;后期维护困难;使用的间接成本很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连续液面测试仪,包括自动控制单元,上述连续液面测试仪还包括无线通讯装置和地面控制单元,上述自动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讯装置与地面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无线通讯装置包括GPRS无线模块和天线。
上述连续液面测试仪还包括增压装置和储气室,上述储气室两端分别与增压装置和电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设备配接无线功能,只需定连接外接电源,长期连续自动监测井况,可满足数字化油田的各种需求。
(2)节省了使用成本,可以在需要的井口安装拆卸,设备完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工参与,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3)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有压型油井连续液面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压型油井连续液面测试仪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井连接接口,2-微音器,3-电磁阀,4-压力传感器,5-自动控制单元,6-无线通讯装置,7-储气室,8-增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连续液面测试仪,包括油井连接接口1、电磁阀3、压力传感器4、微音器2、自动控制单元5,油井连接接口1上设置有连接端板,在连接端板上装有微音器2、压力传感器4及自动控制单元5,油井连接接口1、电磁阀3、压力传感器4、微音器2和自动控制单元5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
该连续液面测试仪主要改进在于增加无线通讯装置6和地面控制单元,该无线通讯装置6包括GPRS无线模块和天线,该GPRS无线模块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此时,该连续液面测试仪可适用于有压型油井。
针对无压型油井,该连续液面测试仪还增设有增压装置8和储气室7,上述的增压装置8和储气室7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储气室7两端分别与增压装置8和电磁阀3连接,此时该连续液面测试仪也可适用于有压型油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有压型油井、无压型油井的连续液面测试仪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有压型连续液面测试仪,如图1所示,油井连接接口1连接到油井外套管上,打开电源,仪器开始工作,自动控制单元5发出指令电磁阀3打开,套管内高压气体瞬间通过电磁阀3口,产生次声波,声波沿环空向井下传播,反射回来的声波由微音器2接收转换成电信号,传入自动控制单元5,同时压力传感器4也将套管环空压力值转换成电信号传入自动控制单元5。自动控制单元5根据接收信号转换为液面深度数据和套管环空压力数据,数据存入自动控制单元中的数据存储器,完成一次数据测量。自动控制单元5根据所设程序中设置的测量周期自动进行下一次测量,程序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即可实现,过程与上相同。自动控制单元5通过该无线通讯装置6与地面控制单元实现数据传输,工作人员即时读取数据,工作人员同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远程操作,改变测试间隔和测试参数。
无压型连续液面测试仪,如图2所示,油井连接接口1连接到油井外套管上,打开电源,仪器开始工作,增压装置8抽取套管气,进行增压,自动控制单元5发出指令电磁阀3打开,增压后的高压气体瞬间通过电磁阀3口,产生次声波,声波沿环空向井下传播,反射回来的声波由微音器2组件接收转换成电信号。后续过程与有压型连续液面测试仪后续过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