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缓启动的恒流电子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855.X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龙;龚正平;武果;郭状龙;潘国齐;龙季亮;邵仲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佛山市顺德区嘉信灯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 流电 负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用于LED电源的负载,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启动功能的恒流电子负载。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LED恒流源空载功耗和短路功耗,软启动电阻一般取的较大,在LED电源老化测试时,一般采用电阻负载进行老化测试,但对于电阻负载,有时会出现无法启动的现象,负载切换时电源有时会出现输出电压异常。为了适应LED恒流源的测试需要,需设计出符合LED恒流源特性的电子负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符合LED恒流源特性的电子负载,提出带缓启动的恒流电子负载,在LED电源的老化测试中,替代电阻负载,模拟LED负载,保证电源测试无异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带缓启动的恒流电子负载,包括负载接入端子V+V-、稳压输出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上电延时启动电路和模拟恒流负载电路,负载接入端子V+V-连接模拟恒流负载电路的接入端L1L2,该模拟恒流负载电路接入端L1L2的输入电压V1依次经稳压输出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上电延时启动电路输入模拟恒流负载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上电延时启动电路包含并联在模拟恒流负载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上的电容C2。
还可包括防止极性接反的二极管D1,该二极管D1和模拟恒流负载电路串联,上述负载接入端子V+V-连接二极管D1和模拟恒流负载电路串联后的两端。
还可包括掉电快速放电电路,跨接在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和上电延时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以便保证上电再启动时的延时效果。
上述上电延时启动电路还可包含电阻R2、R4,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的基准电压经电阻R2、R4分压后输入模拟恒流负载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电阻R4可为可调电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掉电快速放电电路包含电阻R3、R8、R9、R10和NPN三极管Q2、Q3,模拟恒流负载电路接入端L1L2的输入电压V1经电阻R8、R10分压,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该模拟恒流负载电路接入端L1L2的输入电压V1还经电阻R9输入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3连接上电延时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上述掉电快速放电电路还可包括和电阻R8串联的稳压管D3。上述掉电快速放电电路还可包括和电阻R10并联的电容C7。
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接入端输入电压,经过稳压后用于控制模拟恒流负载电路,配合上电延时启动电路,故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负载电流从0mA缓慢上升至额定电流,再增加掉电快速放电电路,保证了再启动时的延时效果。本实用新型无需外部供电,直接取电于负载接入电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现无源软缓启动,无需软件延时和其他硬件延时,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LED负载,满足LED负载特性,即低电压时无电流的特点。
实际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及功率器件封装成大功率电阻的形状,是带有极性的电子负载(V+,V-)。该电子负载可以并联和串联使用,反接无效。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成不同电流和功率的负载,方便负载的串并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一种形式的上电延时启动电路和掉电快速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4为在图3的基础上增加稳压管D3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负载接入端子V+V-、稳压输出电路1、基准电压电路2、上电延时启动电路3、掉电快速放电电路4、模拟恒流负载电路5和防止极性接反的二极管D1,稳压输出电路1提供稳压输出+VCC,基准电压电路2提供稳定的2.5V基准电压,模拟恒流负载电路5选用经典的模拟恒流负载电路,二极管D1和模拟恒流负载电路5串联,负载接入端子V+V-连接二极管D1和模拟恒流负载电路5串联后的两端,模拟恒流负载电路5接入端L1L2的输入电压V1依次经稳压输出电路1、基准电压电路2、上电延时启动电路3输入模拟恒流负载电路5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掉电快速放电电路4跨接在稳压输出电路1的输入端和上电延时启动电路3的输出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佛山市顺德区嘉信灯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佛山市顺德区嘉信灯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