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生产混醇的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800.9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如;车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德星火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生产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混醇的发酵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浆状秸秆物料的酒精发酵罐。
背景技术
在用秸秆发酵生产酒精有两种途径,即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但是液态发酵的由于填料少,生产效率低;对于固态发酵领域还存在着传统设备较简单,搅拌效果不理想,发酵参数不易控制、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连续性差等不足。上述两种方法都不适应大规模、高效、工业化生产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设备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以秸秆浆为原料的、搅拌均匀高效、温控精度高的秸秆生产混醇的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秸秆生产混醇的发酵罐,包括圆柱形的主罐体和设置在主罐体下面的支撑柱;主罐体上端设置有入料口、进水口、出水口、进醪口,主罐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和无菌空气入口;其特征是,所述主罐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状蛇形管,蛇形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引出管,引出管与出水口固定连接,蛇形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引出管,所述引出管与进水口固定连接;主罐体内部设置有筒状的旋转筒筛;所述旋转筒筛底部通过转轴与设置在主罐体下面的驱动电机相连接。
为了使蛇形管坚固不至磨损,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有,上述蛇形管为钢管。
为了使发酵罐中浆状的物料流通,上述旋转筒筛的由筒状的侧壁和底部组成,所述侧壁和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料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可均匀搅拌,无氧发酵时温控精度高,并可实现连续高效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罐体,2、入料口,3、进水口,4、出水口,5、进醪口,6、蛇形管,7、旋转筒筛,8、驱动电机,9、出料口,10、支撑柱,11、无菌空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秸秆生产混醇的发酵罐,包括圆柱形的主罐体1,主罐体上端设置有入料口2、进水口3、出水口4、进醪口5;主罐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9和无菌空气入口11;主罐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状蛇形管6,蛇形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引出管,引出管与出水口4固定连接,蛇形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引出管,引出管与进水口3固定连接;主罐体内部设置有筒状的旋转筒筛7;所述旋转筒筛底部通过转轴与设置在主罐体下面的驱动电机8相连接。
旋转筒筛的由筒状的侧壁和底部组成,侧壁和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料孔。
另外,在主罐体下面设置支撑柱10。
其中,该发酵罐的工作原理为:秸秆经处理成浆状后通过泥浆泵经入料口2导入到发酵罐内,通过进醪口5通入酒醪;开始经无菌空气入口通入无菌空气进入有氧发酵阶段,打开驱动电机8通过转轴带动发酵罐内部的旋转筒筛,这时浆状的物流随旋转筒筛转动,设置在发酵罐内部的蛇形管6就起到了搅拌器的作用,同时为了保证反应的效果,向蛇形管内通入冷却水来降温;达到有氧发酵时间后进入无氧发酵阶段,发酵结束后浆状的物流通过旋转筒筛上的过孔流入到发酵罐底部,经出料口9导出进行蒸馏等工艺。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德星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德星火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热风管
- 下一篇:一种干法水泥回转窑筒壁余热回收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