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合一投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5664.3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青 |
主分类号: | A63B63/08 | 分类号: | A63B63/08;A63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711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合一 投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篮装置,尤其是一种二合一投篮装置,可以兼用于投篮和射击打靶的训练和游戏。
背景技术
目前流行一种用于游戏和训练的投篮装置,其结构包括篮板、篮圈、篮网和提示装置,在篮圈内设有感应装置,当投篮命中时,感应装置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提示装置进行声光提示,以增加趣味。
此类投篮装置仅能作为投篮的游戏和训练,功能较单一,显然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二合一投篮装置,可以兼用于投篮和射击打靶的训练和游戏。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投篮装置,包括:
篮板;
提示装置,具有壳体,其底部通过翻转机构与篮板连接构成可以90度下翻的铰链关节,壳体内具有控制电路和与之电连接的发声装置或发光装置;
篮圈,安装在提示装置的壳体上部;
篮网,挂在篮圈上;
感应装置,包括弹簧和靶标,弹簧一端连接于提示装置的外壳下部并与其控制电路中的一个触碰开关连接,弹簧另一端与靶标连接,靶标的末端位于篮网中部。
调整翻转机构与篮板连接构成的铰链关节,使篮圈保持水平,本实用新型即可像普通的投篮装置一样用于投篮训练和游戏,投篮命中后,下落的球触动靶标,进而触发提示装置进行声、光提示;调整翻转机构与篮板连接构成的铰链关节,使篮圈随提示装置下翻,而靶标也随之下翻至竖直状态,此时可以利用裸露的靶标进行射击训练和游戏,射击命中触动靶标,进而触发提示装置进行声、光提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可进一步的在篮板的背面上沿设有挂钩,以便挂在房间门板上或其他可用的位置;还可进一步的在篮板的正面下沿设有向下倾斜的球道,篮板两侧设有与球道两侧相连的网布,以便回收投出的球;还可进一步的在篮板底部设有伸缩立管,伸缩立管的底部连接一底座,以便架设在空地上使用。
为了实现兼用于投篮和射击打靶的训练和游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具有相同技术特征的二合一投篮装置,包括:
篮板;
提示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具有控制电路和与之电连接的发声装置或发光装置;
篮圈,安装在提示装置的壳体上部;
篮网,挂在篮圈上;
感应装置,包括弹簧、弹簧套和靶标,弹簧一端连接于提示装置的外壳下部并与其控制电路中的一个触碰开关连接,弹簧套一端固定在弹簧末端,另一端与靶标连接构成可以90度上翻的铰链关节,靶标的末端位于篮网中部。
调整弹簧套与靶标连接构成的铰链关节,使靶标保持水平,本实用新型即可像普通的投篮装置一样用于投篮训练和游戏,投篮命中后,下落的球触动靶标,进而触发提示装置进行声、光提示;调整弹簧套与靶标连接构成的铰链关节,使靶标上翻至竖直状态,其端部高出篮圈平面,此时可以利用裸露的靶标进行射击训练和游戏,射击命中触动靶标,进而触发提示装置进行声、光提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独特,操作灵活简便,可以兼用于投篮和射击打靶的训练和游戏,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用于投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用于射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提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用于投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用于射击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5所示,二合一投篮装置,包括:
篮板1;
提示装置2,具有壳体21,其底部通过翻转机构22与篮板1连接构成可以90度下翻的铰链关节,壳体21内具有控制电路(图未视出)和与之电连接的发声装置(图未视出)或发光装置(图未视出);
篮圈3,安装在提示装置2的壳体21上部;
篮网4,挂在篮圈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青,未经刘瑞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