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麻醉通气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4090.8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李绍晶;殷文;刘伯臣;王保华;王锦卓;王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伯臣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支气管 检查 麻醉 通气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类,特别涉及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麻醉通气导管,尤指一种可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舒适度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麻醉通气导管。
背景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内窥镜技术,可以直接看见人体呼吸气道状况,确定病变部位及表现,同时可以对支气管病变进行刷检、活检、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至今,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
麻醉较浅时虽然可保证自主呼吸,但患者多有咳嗽、或吞咽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手术操作;麻醉较深时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病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上述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麻醉通气导管,以
保证患者安全和麻醉深度,并提高医生手术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
一通气导管,其为一适合人体喉部生理特征的硬质弯曲管,由直管段和弯管段构成,与该直管段相垂直轴线上设有一与麻醉机管口连通的麻醉机螺纹管接口管;与通气导管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设有一与通气导管相插接的支气管镜连接管;
在通气导管伸入人体喉部的直管部分一段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用于在手术时阻断喉部与人体外部通气的气囊,该气囊采用热压或无毒材料粘接的方法将两端部粘接在该通气导管上;
在通气导管直管管壁粘接固定有一充气管,该充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伸出通气导管管壁的另一端设有一气嘴,该气嘴能够连接一气源装置,以为气囊充气;
支气管镜连接管的一端设有与通气导管直线管端口相插接的连接管口,该连接管口插接处及通气导管的管壁内腔为一光滑圆周面;
支气管镜连接管的另一端为纤维支气管检查镜入口管口,该管口上设有一软质的管帽盖,该管帽盖能够套置于支气管镜连接管突出于管帽的管口外圆周面上;在该管口内腔设有一供纤维支气管检查镜进入的软体插入孔,管帽盖里侧设有一可塞住插入孔的塞子,以便在取出纤维支气管检查镜时,用管帽将插入孔塞上。
通气导管采用无毒硬质材料制成,且内、外壁圆整、光滑,在其伸入喉部弯管端部的管口处为一斜切结构,亦即其为一便于纤维支气管检查镜操作的斜面形、具有圆角的光滑管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舒适度,为医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序号含义:1.通气导管、2.气囊、3.支气管镜连接管、31.管帽盖、32.塞子、33.插入孔、4.麻醉机螺纹管接口管、5.充气管、51.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一通气导管1,其为一适合人体喉部生理特征的硬质弯曲管,由直管段和弯管段构成,与该直管段相垂直轴线上设有一与麻醉机管口连通的麻醉机螺纹管接口管4;与通气导管1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设有一与通气导管1相插接的支气管镜连接管3;在通气导管1伸入人体喉部的直管部分一段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用于在手术时阻断喉部与人体外部通气的气囊2,该气囊2采用粘接的方法将两端部粘接在通气导管1上,其长度不大于4公分,气囊2在通气导管1周围的鼓胀厚度约为1至2公分,该气囊2采用热压或无毒材料粘接的方法将两端部粘接在该通气导管1上;在通气导管1直管管壁粘接固定有一充气管5,该充气管5的一端与气囊2相连通,伸出通气导管1管壁的另一端设有一气嘴51,该气嘴51能够连接一气源装置,以为气囊2充气;支气管镜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与通气导管1直线管端口相插接的连接管口,该连接管口插接处及通气导管1的管壁内腔为一光滑圆周面;支气管镜连接管3的另一端为纤维支气管检查镜入口管口;该管口上设有一软质的管帽盖31,该管帽盖31能够套置于支气管镜连接管3突出于管帽盖31的管口外圆周面上;在该管口内腔设有一供纤维支气管检查镜进入的软体插入孔33,管帽盖31里侧设有一可塞住插入孔33的塞子32,以便在取出纤维支气管检查镜时,用管帽盖31将插入孔33塞上。
通气导管1采用无毒硬质材料制成,且内、外壁光滑,在其伸入喉部弯管端部的管口处为一斜切结构,亦即其为一便于纤维支气管检查镜操作的斜面形、具有圆角的光滑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伯臣,未经刘伯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4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低功率调频传输的车辆数据服务
- 下一篇: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