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在差速器左右壳装配中的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3313.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7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石爱文;李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差速器 左右 装配 中的 工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更具体地说是在主减速器装配线上,应用在差速器左右壳装配中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驱动桥主减速器在自动化装配线的装配中,其差速器左右壳的装配是先将所有螺栓(共有八个)向上同时穿入差速器左壳,放置于自动输送线体的运载定位托盘上定位,合上右壳,再用立式多轴拧紧机拧螺母,达预紧力后,取下装配完成的差速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要求能同时防止所有螺栓的旋转,以便同时将所有螺母进行拧紧固定,并能在完成拧紧后快速消除内拧力,松开螺栓头部,缩小自动化装配节拍。但是,迄今没有相关的工装夹具的公开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在差速器左右壳装配中的工装夹具,实现在螺母同时拧紧过程中对所有螺栓的止转功能,以提高主减速器装配的工艺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差速器左右壳装配中的工装夹具的结构特点是:
设置夹具底板,所述夹具底板的外圆面依靠装配线托盘上沿圆周设置的三个定位块定位,夹具底板的内圆凹台上放置一止转盘,止转盘的外圆周面与夹具底板的内圆凹台外周相配合,所述止转盘可在夹具底板的内圆面中双向转动;所述止转盘的内周设置有棘齿状单向止转斜边;
在所述夹具底板上按差速器左右壳装配螺栓的对应位置设置各套筒组件;所述套筒组件包括:一六角柱,所述六角柱以其底部圆柱段插入在夹具底板的定位圆柱孔中,并可在夹具底板的定位圆柱孔中转动,由轴用挡圈作轴向定位;在所述六角柱上,位于所述止转盘所在的平面位置上固套有止转六角;在所述六角柱的顶部设置内六角套筒,差速器左右壳装配螺栓的外六角螺栓头可定位在内六角套筒中;
所述止转盘在夹具底板中有如下两个状态位:
止转状态位:止转盘内周设置的各棘齿状单向止转斜边分别抵压在各套筒组件中止转六角的一侧边上,以阻止止转六角的转动;
转动状态位:止转盘内周设置的各棘齿状单向止转斜边脱离对所述止转六角的侧边的抵压,止转六角可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差速器左右壳装配中的工装夹具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所述止转盘的外圆周面与夹具底板的内圆凹台外周相配合的位置处,处在夹具底板的上端面上设置一压板,所述止转盘由压板压设在夹具底板的内圆凹台上。
设置所述内六角套筒的定位结构为:在所述六角柱的外周沿轴向设置定位长孔,作为销柱的紧定螺钉在定位长孔中可上下滑动,内六角套筒是由紧定螺钉紧固在六角柱的顶部;在所述六角套筒的底部端面与止转六角之间设置缓冲弹簧。
在所述止转盘的一侧,沿径向设置可推动止转盘在夹具底板中转动的转动手柄,在所述转动手柄与夹具底板之间设置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用于将止转盘分别锁定在止转状态位和转动状态位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主减速器装配线上,在装配差速器左右壳后拧紧螺栓螺母时,能有效防止螺栓外六角的转动,并且能在完成拧紧后快速脱离外六角,可有效提高差速器左右壳的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六角套筒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夹具底板;2压板;3止转盘;3a棘齿状单向止转斜边;3b转动手柄;4套筒组件;5差速器左右壳装配螺栓;6六角螺母、7差速器、8锁定板;9锁定卡;10定位螺栓、11装配线托盘;11a定位块;12自动线体、41内六角套筒;42紧定螺钉;43缓冲弹簧;44六角柱;44a圆柱段;44b定位长孔;45轴用上挡圈、46止转六角;47轴用下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应用在差速器左右壳装配中的工装夹具的结构设置为:
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夹具底板1,夹具底板1的外圆面依靠托盘上沿圆周设置的三个定位块11定位,夹具底板1的内圆凹台上放置一止转盘3,止转盘3的外圆周面与夹具底板1的内圆凹台外周相配合,止转盘3可在夹具底板1的内圆面中双向转动;止转盘3的内周设置有棘齿状单向止转斜边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3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