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高温陶瓷热电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3214.0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才;顾斌;董骏;周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6 | 分类号: | G01K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真空 系统 高温 陶瓷 热电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测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连续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涉及到连续测温的系统很多,一般采用热电阻或是热电偶进行测量温度。涉及到真空系统,现有的技术依旧采用常规的热电阻或是热电偶,当热电阻或是热电偶出现碎裂时,就会影响真空系统,破坏真空度,严重的会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
冶金行业的真空系统很多,如RH精炼炉。RH处理时,先使浸渍管(即图1中的上升管与下降管)进入钢水,然后启动真空排气系统,此时真空槽内的压力就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钢水就会从浸渍管进入真空槽内。通过预埋在上升管内若干根气体管道吹入气体,可以驱动钢水的循环。驱动气体通常为氩气,有时也可用氮气。气体进入钢水,由于压力降低,吸热膨胀,上升逸出钢水而被真空排气系统带走。在驱动气体上升逸出过程的带动下,上升管内的钢水迅速上升进入真空槽内并形成很多钢水的珠滴,然后在自重的作用下流向下降管,形成循环。
在RH的真空槽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安装1根耐高温热电偶,用于测量真空槽体的温度,便于真空槽温度曲线进行自动烘烤。热电偶在真空槽的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真空槽壁采用耐火材料砌成,壁内预埋不锈钢管,管内插入耐高温陶瓷热电偶。当真空槽的炉役期进入后期后,真空槽壁的耐火材料容易被钢水侵蚀,导致预埋不锈钢管被熔通,进而热电偶的高温陶瓷体被钢水粘连、碎裂。
现行的常用的高温陶瓷热电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铂金感应线贯穿于耐高温陶瓷体、接线柱头、螺纹密封盖以及外部连接线。一旦热电偶的高温陶瓷体被钢水粘连、碎裂后,外部的大气系统就会通过外部连接线、铂金感应线与真空槽成为一个贯通的系统,也就是说,此时热电偶已经成为了RH槽的真空系统的一个泄漏点,破坏了真空度,会影响高品质钢的冶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泄漏的用于真空系统的高温陶瓷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高温陶瓷热电偶,包括由陶瓷内套管和陶瓷外套管套接成的耐高温陶瓷体,铂金感应线贯穿于所述耐高温陶瓷体,延伸至其开口处形成接线柱头以及与接线柱头连接的外部连接线;所述接线柱头上套接有陶瓷柱头固定板,所述耐高温陶瓷体接近开口一段外部套接有不锈钢连接管,所述不锈钢连接管与所述陶瓷柱头固定板通过外螺纹连接件连接;在外螺纹连接件结合处浇注有耐高温绝缘玻璃。
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可在外螺纹连接件结合处浇注耐高温绝缘玻璃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耐高温陶瓷体与不锈钢连接管套接处填充有耐高温石棉线。
进一步地,在所述耐高温陶瓷体接近开口一段的陶瓷内套管和陶瓷外套管间也可浇注有耐高温绝缘玻璃。可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不锈钢连接管与陶瓷柱头固定板分开,采用外螺纹连接件进行连接;
其次,当穿插好铂金感应线后,在耐高温陶瓷体与外螺纹连接件的结合处浇注耐高温绝缘玻璃;
再次,在耐高温陶瓷体与不锈钢连接管处采用耐高温石棉线进行密封。也可在所述耐高温陶瓷体接近开口一段的陶瓷内套管和陶瓷外套管间浇注耐高温绝缘玻璃,使其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外螺纹连接件连接不锈钢连接管与陶瓷柱头固定板,在耐高温陶瓷体与外螺纹连接件的结合处浇注耐高温绝缘玻璃,同时进一步在耐高温陶瓷体与不锈钢连接管处采用耐高温石棉线进行密封后,能够有效的将此种用于真空系统的高温陶瓷热电偶分成两个空气贯通体,这样即使前端的耐高温陶瓷碎裂,也不破坏真空系统的真空度,保障了高品质钢冶炼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RH真空系统示意图。
图2是真空槽热电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常用的高温陶瓷热电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温陶瓷热电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耐高温绝缘玻璃,2-耐高温石棉线,3-不锈钢连接管,4-陶瓷管与不锈钢连接管粘合区域,5-陶瓷内套管,6-陶瓷外套管,7-铂金感应线,8-陶瓷柱头固定板,9-外螺纹连接件,10-接线柱头,11-螺纹密封盖,12-外部连接线。
1’-真空槽,2’-钢水流动方向,3’-上升管,4’-下降管,5’-预埋钢管,6’-RH真空槽耐材,7’-RH真空槽钢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3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试验间复合排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模块船及其模块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