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轴承件与防水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2722.7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訾爱民;孙麦贞;师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重装韩城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訾爱民;孙麦贞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B65G3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4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井、洗煤厂、焦化厂、码头等胶带输送机的防水轴承件与防水托辊。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输送技术由于其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运送成本相对低得优势,在目前散料输送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用于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领域。托辊,是带式输送机上得一个重要部件,要求具有好的性能、长久的寿命。而影响托辊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就是它的防水防尘效果,现有的托辊在遇到恶劣的使用环境时特别是应用在煤炭系统的井下作业时,由于水及混合煤尘的煤浆浸湿过后造成托辊内部进水,锈蚀辊体内壁,进而损伤轴承,降低托辊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多重保护,可以防水防尘的,使用寿命长的防水轴承件与防水托辊。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轴承体被轴用挡圈轴向固定,随后与迷宫式密封圈以及配合的迷宫式密封圈相靠临,迷宫式密封圈以及配合的迷宫式密封圈配合成装有油脂的迷宫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轴承体非轴用挡圈固定一侧与密封环靠临,之后与轴承座靠临并被其和轴用挡圈构成的空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轴承体与迷宫空间相邻压装后与通盖相邻,之后橡胶圈相邻,随后被防护罩压盖。
防水托辊,其特征在于:中心轴安装有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任一所述的防水轴承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轴承座与辊体钢管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防护罩和中心轴采用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内通盖和轴承座内壁采用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轴承座为冲压式轴承座。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现有的托辊在做防水防尘试验时很难通过防水防尘试验,达不到国标要求的试验数值;而本发明的托辊通过防水防尘试验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允许的数值,从而达到延长托辊使用寿命的效果,降低了使用带式输送机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轴承座;2.通盖;3.防护罩;4.迷宫式密封圈;5.橡胶圈;6.配合的迷宫式密封圈;7.轴用挡圈;8.轴承体;9.密封环;10.中心轴;11.辊体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些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因为描述的非穷举,类似的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方案:轴承体8被轴用挡圈7轴向固定,随后与迷宫式密封圈4以及配合的迷宫式密封圈6相靠临,迷宫式密封圈4以及配合的迷宫式密封圈6配合成装有油脂的迷宫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轴承体8非轴用挡圈7固定一侧与密封环9靠临,之后与轴承座1靠临并被其和轴用挡圈7构成的空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轴承体8与迷宫空间相邻压装后与通盖2相邻,之后橡胶圈5相邻,随后被防护罩3压盖。
防水托辊,其特征在于:中心轴10安装有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任一所述的防水轴承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轴承座1与辊体钢管11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防护罩3和中心轴10采用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内通盖2和轴承座1内壁采用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轴承座1为冲压式轴承座。
实施例1:
本发明是一种托辊,为钢质辊体;轴承座1为冲压轴承座
通过复合式密封结构阻断水和煤浆等杂质进入轴承座室中(轴承滚珠部位),有效的保护了轴承,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之防水托辊内部有密封环9主要通过唇式凸起边缘和中心轴10接触,以阻止辊体钢管内锈蚀杂质从内部进入轴承8滚珠间隙内。轴承外部通过橡胶圈5和通盖2之间接触式保护,阻止外界水和其他杂质进入迷宫空间内。迷宫式密封圈4以及配合的迷宫式密封圈6存在合理设计的间隙内注满油脂,通过油脂阻止通过通盖2和防护罩3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水及其他杂质进入轴承8滚珠间隙。
本发明之防水托辊内轴用挡圈7设在轴承外部定位,有效消除了托辊的轴向窜动,保护了轴承的轴承转动,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之防水托辊内防护罩3和中心轴10的采用紧配合,防止水通过防护罩3内孔和中心轴10表面之间的配合面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重装韩城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訾爱民;孙麦贞,未经西安重装韩城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訾爱民;孙麦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2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