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管冲击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2694.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君;王帅;王超;夏云广;张文宁;徐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柯柏成 |
地址: | 053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管冲击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矿山、化工、煤炭、建材、冶金、电力等工业行业中,一般采用湿式除尘器对非纤维、无腐蚀性、温度不高于120℃含尘气体的进行净化处理。 但现有的除尘器一般采用脱水效率低的挡水板进行脱水。由于脱水效率低,导致部分粉尘因雾滴的排出而被带走,从而直接影响除尘的效率,而且会使湿式除尘器用水量过大,导致更换水更加频繁。另外,部分现有的除尘器由于水位控制仪的设计不当,不便于操作,导致机组运转的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一种多管冲击式除尘器,以解决现有除尘器脱水效率低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管冲击式除尘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开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除尘装置和排污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是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内侧设有挡灰板,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脱水器和联通箱,送风管连接在所述联通箱的底面。
在所述送风管的下端接有送风喷头。
所述排污装置是在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U型连通管,在所述U型连通管上设置有水位控制仪和排水口,在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电动推杆;在所述壳体内腔的下部设置有冲洗喷头和溢流管,在连接所述冲洗喷头的连接管上接有电磁阀,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除尘装置和排污装置。其中,除尘装置中的挡灰板、送风管的设置,可对气体进行两次除尘,提高了除尘效率;在排污装置中设置与壳体内部相通的水位控制仪,操作人员就可根据水位控制仪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使水经过冲洗喷头对壳体的内腔进行冲洗,从而方便了控制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风口,2、挡灰板,3、进风口,4、电动推杆,5、水位控制仪,6、壳体,7、脱水器,8、联通箱,9、送风管,10、送风喷头,11、电磁阀,12、冲洗喷头,13、溢流管,14、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壳体6上开有出风口1和进风口3,在壳体6内设置有除尘装置和排污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是在壳体6的进风口3内侧设有挡灰板2,用于阻挡较大粗粒。在壳体6内设置有脱水器7和联通箱8,送风管9 连接在联通箱8的底面。在送风管9的下端接有送风喷头10。其中,脱水器7由若干脱水板组成,用于除去气体中的雾滴。
所述排污装置是在壳体6下部设有与壳体6内腔相连通的U型连通管15,在U型连通管15上设置有水位控制仪5和排水口14,在排水口14上设置有电动推杆4。其中,排水口14用于排出污水。在壳体6内腔的下部设置有冲洗喷头12和溢流管13。在连接冲洗喷头12的连接管上接有电磁阀11,溢流管13与排水口14相连通。其中,溢流管13用于排出多余的水;冲洗喷头12用来冲洗壳体6下方沉积的淤泥;水位控制仪5用于观察本除尘器内部水位的情况和对排污装置进行控制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含尘气体由进风口3进入本除尘器后,较大粗粒被挡灰板2阻挡下落,较小的粉尘随着气流一同进入联通箱8。这时,含尘气体经过送风管9,以较高速度从送风喷头10处喷出,冲击液面撞击起大量的泡沫和水滴,以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净化后的空气进入脱水器7,脱水器7将气体中的雾滴除去。然后,经过脱水器7的气体由出风口1排出。
净化气体用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含有大量粉尘而需更换,在换水时,由电动推杆4将排水口14处的活塞提起,含有粉尘的污水经排水口14排出。当污水基本排完后,水位控制仪5控制设在进水处的电磁阀11开启,新水通过由设在本除尘器壳体6下部的冲洗喷头12喷出,将壳体6底部冲洗干净。然后,电动推杆4将活塞放下,排水14关闭,壳体6内的水面上升,待水面上升到除尘所需高度时,水位控制仪5控制电磁阀11关闭,使给水中断,壳体6内多余的水由溢流管13排出。此时,除尘器即可进入除尘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2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尘及铅烟净化系统
- 下一篇:TRT轴承箱冷却废气的脱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