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1760.0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冬;周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益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炉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温风机应用领域,随着排烟风机烟气温度的不断提高,对风机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机叶轮在高温气体下运转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轴传递给轴承,且轴承在高速下本身会产生热量,轴承的热量在这二种状态下叠加,会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目前,炉子对风机轴承的冷却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冷却一般都是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方式,但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有漏水的危险,所以某些炉子不允许用水冷,而风冷冷却方式相对来说效果要差一点。
因此,如何使风机轴承更好的冷却,而又能避免有漏水的危险,可以说是风机行业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不用专门供气、避免漏水、且冷却效果好的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由设于主轴外围的一环形腔体、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所述环形腔体设于轴承外侧,并与所述轴承相连接;所述进气管、所述环形腔体与所述出气管互相连通;所述氮气炉用氮气沿所述进气管通入所述环形腔体,对所述主轴吹除降温后再从所述出气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分设于所述主轴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外围的靠近轴承处设一环形腔体,采用炉子本身需要的氮气通入环形腔体来冷却轴承,增强了轴承的冷却效果,从而达到了不用专门供气冷却、避免水冷却漏水、且冷却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主轴2.环形腔体3.进气管4.出气管
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主轴外围的靠近轴承处设一环形腔体,采用炉子本身需要的氮气通入环形腔体来冷却轴承,来增强了轴承的冷却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由设于主轴1外围的一环形腔体2、进气管3和出气管4组成;所述环形腔体2设于轴承5外侧,并与所述轴承5相连接;所述进气管3、所述环形腔体2与所述出气管4互相连通;所述氮气炉用氮气沿所述进气管3通入所述环形腔体2,对所述主轴1吹除降温后再从所述出气管4排出。其中,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出气管4分设于所述主轴1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氮气炉工作过程中,风机叶轮在高温气体下运转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主轴1传递给轴承5,且轴承5在高速下本身会产生热量,轴承5的热量在这二种状态下叠加,因此,要对轴承5进行冷却降温。由于氮气炉本身需要往炉内通入氮气,就在氮气通入前的氮气管道上设一支管连到进气管3,使低温的氮气从进气管3进入轴承5外侧的环形腔体2,然后再从出气管4排出,这样就把轴承5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的轴承5的目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1外围的靠近轴承5处设一环形腔体2,采用炉子本身需要的氮气通入环形腔体2来冷却轴承5,增强了轴承5的冷却效果,从而达到了不用专门供气冷却、避免水冷却漏水、且冷却效果好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一种氮气炉风机轴承冷却系统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益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益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1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