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车身凸包修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1510.7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涛;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车身凸包修复器。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生产线速度的提升以及汽车市场上顾客的需求量加大,对白车身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总难免还会存在一些车身凸包问题。
白车身凸包问题由来已久,将凸包快速修复的办法也数不胜数,最常见的莫过于用榔头敲敲打打;但用榔头敲打的前提下,操作者要经过一定的培训达到一定的钣金技能后方可独立操作。然而这种方法在现代自动化生产线上已面临淘汰,但是凸包问题却一直存在。
现有的修复设备只针对车身凹坑,如拉拔器可以快速的将车身凹坑修复,使得凹坑问题得到解放;但现有的设备中却没有专门针对凸包的快速修复设备。而利用传统敲打方法修复,钣金操作工要经过一段时间严格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操作工如果技术不娴熟还有可能将原本可以修好的凸包整的修复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车身凸包修复器,无需敲打即可快速修复凸包,操作简单,修复效果显著。
一种白车身凸包修复器,包括导向管、弹簧和拉力块;所述的弹簧一端与导向管相固定,另一端与拉力块相固定;所述的拉力块上设有穿过弹簧和导向管的修复针。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管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上开有供修复针穿过的通孔,所述的弹簧一端与限位块固定;防止修复针修复时偏离目标。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管外壁上设有提手;方便操作。
优选地,所述的拉力块上与弹簧固定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拉环;方便提力。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针的针端为圆锥柱;能够较好的对凸包进行击打接触,修复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的可伸缩性带动修复针对凸包进行修复,可替代现有依靠敲打的凸包修复方法;(1)相对现有技术,可使得每次修复击打,施力更加平均,有效减少车间的噪声;(2)相对现有敲打设备,能够较好的对凸包进行击打接触,修复速度快,修复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即使狭小空间也可照常使用;(3)相对现有敲打修复方法,操作简单,操作人员无需专业培训即可掌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白车身凸包修复器,包括导向管1、弹簧3和拉力块4;
导向管1一端设有限位块2;弹簧3一端与限位块2相固定,另一端与拉力块4相固定;
拉力块4上设有穿过弹簧3和导向管1的修复针5,修复针5的针端为圆锥柱;限位块2上开有供修复针5穿过的通孔;
导向管1外壁上设有提手6,拉力块4上与弹簧3固定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拉环7。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修复器对白车身上的凸包进行修复时,左手拿住提手6,将导向管1对准车身凸起的位置,右手勾住拉环7向后拉伸并释放,修复针5在弹簧3的作用下对凸包进行打击,反复几次后即可将凸包修复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1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循环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盲人专用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