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流继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0197.5 | 申请日: | 2011-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颂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3610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电流继电器,借由其结构设计搭配组合下,使得该继电器可被应用于大电流的负载上,并有良好密封性,得以适当阻绝外在环境的干扰,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电子回路当中,如通讯交换机、工业控制、车辆或冷气机等皆有其应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电子式自动开关。继电器在电子回路中扮演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角色。
由于机动车辆经常长时间行走于道路,或是常态停驶于停车场或路边停车格,而因此常会处于高温曝晒、尘埃沾污或雨水湿淋等外在严苛环境,所以应用在车辆上的各项组件与系统有相对使用上的需求,尤其是在现今车辆上所使用的电控系统日益庞大与复杂,更是显得相关电子组件其使用能力的要求重要性。
如图8与图9所示,其为现有技艺中一种控制车辆电源启动关闭组件,广泛运用在巴士以及电动车辆上,该电源启动关闭包括有固定座51、垫片52、封盖53、线圈组54、L固定片55以及线圈筒身56等组件所组成。由于此种开关组件数量繁多,尤其是在固定座55上下两端分别需要安装两组线圈组54,不仅加工与组装费时,同时也连带增加业者制造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以该项产业的多年实务经验针对相关组件的机构组合进行研究与开发,而终于发明出一种新型态「大电流继电器」,不仅能够减少机构组件数量易于组装,同时更具有良好密封效果,而能有效阻绝外界环境的湿气与尘埃,符合使用环境需求,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大电流继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大电流继电器,其包括有封盒、基座以及封盖等组件组合,得以提供磁吸组件配置于上述组件内受到完整密封保护,而得以阻绝其与外界不必要的裸露接触,同时具有精简组件数量以及易于组装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电流继电器」,其包括有:
一封盒,其呈T状盒体,并于封盒内设有一收纳槽;
一基座,其封组于收纳槽槽口,且该基座对应收纳槽设有一相连通的通槽,另以一磁吸组件组设于该收纳槽与通槽间;
以及一封盖,其封闭组设于该通槽槽口。
本实用新型「大电流继电器」进一步包括有下列技术特征:
1.该磁吸组件包括有一线圈、一支架、一磁极、一弹片、一连通片、二导通片、二线圈端子以及二导通端子,而基座设有二固定孔及二插设孔,该线圈设有二分别对应该二固定孔的固定部,该支架一端设有二分别对应该二插设孔的插设部,而支架另一端延伸于线圈一侧并设有二带动部,该磁极一端对应该二带动部设有二分别嵌卡固定的卡槽,而弹片一端固定于磁极上,且该弹片另一端与该连通片组接,各导通片以其中一端穿设该通槽,而组设于该基座上,该导通片两者相对的端部留有空隙,该连通片得以位于该二导通片一侧,该线圈端子组设于该基座上并与该线圈电性连接,而该二导通端子以该二导通片分别组接于该基座上;
如此,线圈端子与外部电子电路电性导通时,该磁极受线圈磁性作用力朝向线圈方向摆动位移,同时该弹片带动连通片,令该连通片电性接触该二导通片,且导通片通过该导通端子输出一控制讯号。
2.该支架设有一第一勾部,而该磁极设有一第二勾部,另以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勾部与第二勾部组接,该弹簧常态拉抵该磁极,而该连通片与导通片呈常态开回路。
3.该通槽槽底面组设有一垫片,以该垫片限位该连通片。
4.该支架上对应该线圈铁心外露端设有一闪避孔。
5.进一步于该收纳槽槽口设有数个反扣部,且该反扣部扣抵该基座表面。
6.进一步于该通槽槽口设有数个倒扣部,且该倒扣部扣抵该封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包括有封盒、基座以及封盖等组件组合,得以提供磁吸组件配置于上述组件内受到完整密封保护,而得以阻绝其与外界不必要的裸露接触,同时具有精简组件数量以及易于组装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封盒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线段AA剖视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线段BB剖视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0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