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干扰信号传输螺旋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9474.0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9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尚娟琴;李锋利;周海涛;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烽火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6 | 分类号: | H01B7/06;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信号 传输 螺旋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抗干扰信号传输螺旋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信号传输线均是直接以金属线为芯,外部包覆绝缘材料对内部的金属线提供保护,达到传输信号的目的,长期使用不断的拉扯、弯折动作易将金属芯线折断,暴露出传统信号传输线存在强度低、不耐弯折、抗干扰性能差的缺陷。目前,各种送受话器的使用环境受到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要求其配套的传输线不但要弹性好、耐弯折,能耐受各种恶劣环境,而且抗电磁场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稳定清晰。可见传统信号传输螺旋线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抗干扰信号传输螺旋线,采用耐候性优良的耐寒聚烯烃材料挤制绝缘线芯,且两根主回路绝缘线芯外包裹屏蔽层,整体挤制环保、阻燃的新型聚氨酯护套,使信号传输线在电路交错的高寒、高温地带及矿井等复杂环境下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弯折、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信号传输螺旋线,包括聚氨酯护层,所述聚氨酯护层内包裹有三根绝缘线芯和两根屏蔽线芯,且屏蔽线芯位于绝缘线芯之间。
所述绝缘线芯由5根铜皮线和挤制在5根铜皮线外的绝缘层构成,
所述屏蔽线芯由五根铜皮线、挤制在五根铜皮线外的绝缘层,以及包裹在绝缘层外的屏蔽网构成。
所述铜皮线由锦纶丝和螺旋状绕制在锦纶丝上的铜箔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线芯采用铜皮线挤制耐寒聚烯烃材料绝缘层制成,具有特别优良的抗拉力和抗弯折性能,且耐候性、耐压性好。其弯折20万次不断芯。能经受2000v工频电压不击穿。
2、本实用新型经过严格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定型将电缆绕制成弹簧型线,经试验能在上万次的拉伸中迅速回弹、近二十万次曲绕不断芯。
3、本实用新型在两根绝缘线芯上用微细铜丝密致编织屏蔽网制成屏蔽线芯,用于对外界干扰源的屏蔽,抗干扰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抗干扰信号传输螺旋线,包括聚氨酯护层5,所述聚氨酯护层5内包裹有三根绝缘线芯3和两根屏蔽线芯4,且屏蔽线芯4位于绝缘线芯3之间。
所述绝缘线芯3由5根铜皮线6和挤制在5根铜皮线6外的绝缘层7构成。所述屏蔽线芯4由五根铜皮线6、挤制在五根铜皮线6外的绝缘层7,以及包裹在绝缘层7外的屏蔽网8构成。所述铜皮线6由锦纶丝2和螺旋状绕制在锦纶丝2上的铜箔1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三根绝缘线芯3和两根屏蔽线芯4构成成缆线芯,再用环保、阻燃、高弹性、耐低温、耐磨损、耐辐射、耐油、耐臭氧、耐腐蚀的新型聚氨酯挤制厚度为1.0mm的防护层制成抗干扰电缆,然后在严格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条件下定型将电缆绕制成弹簧型线9,两端留定长头成为抗干扰信号传输螺旋线,经试验能在上万次的拉伸中迅速回弹、近二十万次曲绕不断芯。
本实用新型绝缘线芯3和屏蔽线芯4均采用五根铜皮线制成,具有特别优良的抗拉力和抗弯折性能,其弯折20万次不断芯。且五根铜皮线外均挤制0.25mm厚的耐寒聚烯烃绝缘层,使电缆的耐候性能、绝缘电阻及耐压性能更高,能经受2000v工频电压不击穿。屏蔽线芯4是在绝缘线芯3上用抗氧化、易焊接的直径为0.08mm的镀锡圆铜线编织一层密度不小于85%的屏蔽层,使电缆的防护性能、耐弯折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更为优良。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绝缘线芯3和屏蔽线芯4的根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烽火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烽火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9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微动开关
- 下一篇:简易型列车驾驶仿真培训系统